出自宋代釋如凈《言法華贊》:
腳下長拖破木履,口內(nèi)不知道甚底。
惱亂風(fēng)光沒奈何,南北東西無定止。
注釋參考
腳下
(1).腳底下。 唐 杜甫 《李鄠縣丈人胡馬行》:“頭上鋭耳批秋竹,腳下高蹄削寒玉?!薄吨熳诱Z類》卷二十:“問志學(xué)與立,曰:‘志是要求箇道,猶是兩件物事;到立時,便是腳下已踏著了也。’”《老殘游記》第八回:“不但人行腳下覺得輕了許多,即驢子也不似從前畏難茍安的行動?!?王洪濤 《莉莉》詩:“ 太行 在你的腳下,你在 太行 的懷里!”
(2).物體近地面的部分。 唐 白居易 《草茫?!吩姡骸安菝C?,土蒼蒼,蒼蒼茫茫在何處, 驪山 腳下 秦皇 墓。” 前蜀 貫休 《漁家》詩:“前山腳下得魚多,惡浪堆中盡頭睡?!薄豆沤裥≌f·宋四公大鬧禁魂張》:“來日午時,你可將船泊于 蔣山 腳下南岸第七株楊柳樹下相候。”
(3).指鞋子。《警世通言·白娘子永鎮(zhèn)雷峰塔》:“便是雨不得住,鞋兒都踏濕了,教 青青 回家,取傘和腳下?!?/p>
(4).現(xiàn)在;馬上。 宋 錢愐 《錢氏私志》:“ 子瞻 若能腳下承當(dāng),把一二十年富貴功名賤如泥土。努力向前,珍重珍重!” 陳登科 《風(fēng)雷》第一部第五一章:“要是依著俺,腳下就動手?!?孫犁 《風(fēng)云初記》十六:“去年的皇歷,今年不能使了。從腳下起,就得變個樣兒!”
木履
木底鞋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服器一·屐屧鼻繩》:“屐乃木履之下有齒者。” 郭沫若 《殘春》:“木履的交響曲!這要算是 日本 停車場下車時特有的現(xiàn)象了?!?/p>
口內(nèi)
泛指 長城 以內(nèi)的地區(qū)?!吨軙び谝韨鳌罚骸?謹(jǐn) 平 江陵 ,所贈得軍實(shí),分給諸子。 翼 一無所取,唯簡賞口內(nèi)名望子弟有士風(fēng)者,別待遇之。”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甚底
(1).甚的,什么。表示不滿或責(zé)難。 宋 莊季裕 《雞肋編》卷上:“問何故負(fù)暄。乃大怒云:‘家私間事,關(guān)公甚底!’”
(2).用以表示虛指或疑問。 元 鐘嗣成 《清江引·情》曲:“昨先話兒説甚底,今日都翻悔。”《清平山堂話本·簡貼和尚》:“當(dāng)日天色晚,客店中無甚底事,便去睡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一:“ 郭功甫 云: 山谷 作詩,必費(fèi)如許氣力,為是甚底?”
釋如凈名句,言法華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