勿誚趙堯刀筆吏,須憐竇鞏囁嚅翁
出自宋代王之道《次韻元發(fā)弟秋日德余庵書事二首》:
十載江湖嘆斷蓬,夢魂時到帝王宮。
珠簾高捲蝦須日,寶扇斜開雉尾宮。
勿誚趙堯刀筆吏,須憐竇鞏囁嚅翁。
兒童來告黃花熟,可喜樽中酒不空。
注釋參考
刀筆吏
刀筆吏 (dāobǐlì) 指dai{1*1}辦{1~1}文書的小吏 pettifogger petty officials who draw up appeals,indictments ets.囁嚅翁
(1).《新唐書·竇鞏傳》:“ 鞏 字 友封 ,雅裕,有名于時。平居與人言若不出口,世號‘囁嚅翁’。”后因以稱懦弱畏事或不善辭令之人。 元 楊弘道 《贈刁益之》詩:“應(yīng)接尚無衰憊氣,不應(yīng)便作囁嚅翁。” 清 唐孫華 《次王隨庵七十自壽詩原韻》之二:“避世聊為漫浪叟,少言甘號囁嚅翁?!?/p>
(2).指 白居易 。 宋 蘇軾 《元日次韻張先子野見和七夕寄莘老之作》:“ 小蠻 知在否,試問 囁嚅翁 ?!?王文誥 輯注:“ 次公 曰:囁嚅翁,乃 樂天 也?!眳㈤?唐 范攄 《云溪友議》卷四。
王之道名句,次韻元發(fā)弟秋日德余庵書事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