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慧遠(yuǎn)《典午和尚贊》:
濯錦之源,怒濤洶涌吞三峽。
合浦之淵,巨浪騰空接五湖。
奪雙標(biāo)隨手便擲,考丹霞復(fù)得賢無。
顱頂方衣,踞死心席面而飽飲鴆毒。
雕眉象準(zhǔn),造湛堂虎穴而斷命喪軀。
徹黃龍三關(guān)巴鼻,脫臨濟(jì)十世規(guī)模。
牛關(guān)馬頭出沒,佛病祖病痛除。
稽首瞎驢,非橫滅族。
水無鱗介,巖有涂毒。
義斷情忘,親承付囑。
注釋參考
鱗介
(1).泛指有鱗和介甲的水生動物。 漢 蔡邕 《郭有道碑序》:“猶百川之歸巨海,鱗介之宗龜龍也。” 宋 黃庭堅 《送劉士彥赴福建轉(zhuǎn)運判官》詩:“士弊禾黍惡,水煩鱗介勞?!?/p>
(2).比喻卑賤小人。 柳亞子 《吊劉烈士炳生》詩之四:“滾滾胡塵黯四方,忍看鱗介易冠裳?!?/p>
涂毒
毒害;rou{1~1}躪?!都t樓夢》第七回:“我雖比他尊貴,但綾錦紗羅,也不過裹了我這枯株朽木……‘富貴’二字,真真把人涂毒!” 龔振黃 《青島潮》第十三章:“設(shè)或不成,則將來野心政治家,尤得肆其妄為,涂毒東亞人民?!?/p>
釋慧遠(yuǎn)名句,典午和尚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