絕念契真如,忘筌離文字
出自宋代楊億《表玄師歸縉云有懷故雄阇黎成轉(zhuǎn)韻六十四句》:
栝蒼古名郡,生齒三萬家。
我昔自仙殿,捧詔臨軍牙。
清心治期月,訟息民無嘩。
雄公真大士,宴坐綿幾華。
駕言造梵宇,室邇驚人遐。
迎門虎溪屐,布地牛頭花。
庭松偃翠蓋,澗泉潄金沙。
坐聞獅子吼,歸恨踆烏斜。
驛召還上都,騰裝即修路。
別師黃金園,贈我碧云句。
我歸步赤墀,代言紅藥署。
彈指知苦空,觀心得降住。
藏識慚宿薰,輪回悲晚梧。
折簡問南宗,寄言滿緗素。
絕念契真如,忘筌離文字。
劫燒雖洞然,龍華決同遇。
師名達(dá)宸扆,恩詔頒方袍。
歡喜黑白眾,蕭衰霜雪毛。
毗邪見有疾,示身如幻泡。
雙林忽歸寂,人天但哀號。
堆案遺札在,滿缽香飯銷。
祇應(yīng)伸臂頃,未覺他方遙。
犀柄掛空壁,雁塔干層霄。
七返暫來去,四大非堅牢。
口占成尺題,物澤著紙尾。
親遣上足師,浮杯渡江水。
云朵搖筆精,玉音鏘里耳。
遺我方石枕,斑文剪霞綺。
論我求菩提,心堅正如此。
愴然悲夢形,汍瀾淚盈眥。
上足今去歸,焚修益勤止。
當(dāng)續(xù)祖燈明,無令社蓮死。
注釋參考
真如
佛教語。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譯。謂永恒存在的實體、實性,亦即宇宙萬有的本體。與實相、法界等同義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謝敕賚制旨大集經(jīng)講疏啟》:“同真如而無盡,與日月而俱懸?!薄冻晌ㄗR論》卷九:“真謂真實,顯非虛妄;如謂如常,表無變易。謂此真實,於一切位,常如其性,故曰真如。” 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西游凈土》:“霞幢被,寶座趺,靈光隨處現(xiàn)真如?!薄都t樓夢》第八七回:“屏息垂簾,跏趺坐下,斷除妄想,趨向真如。” 范文瀾 《唐代佛數(shù)·佛教各派》:“事物生滅變化,都不離真如。故真如即萬法(事物),萬法即真如。真如與萬法,無礙融通?!?/p>
忘筌
(1).忘記了捕魚的筌。比喻目的達(dá)到后就忘記了原來的憑借。語出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荃者所以在魚,得魚而忘荃;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?!避?,通“ 筌 ”。 晉 何劭 《贈張華》詩:“奚用遺形骸,忘筌在得魚。” 唐 韓偓 《感事三十四韻》:“du{1|1}夫常獨泣,多士已忘筌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崔秀才》:“ 劉 始大悟,不覺灑然曰:‘君去固自得矣,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!’”
(2).引申喻不值得重視的事或物。 唐 劉禹錫 《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》詩:“曾向空門學(xué)坐禪,如今萬事盡忘筌?!?元 王禎 《農(nóng)書》卷二二:“資爾屈伸功用畢,莫將良器等忘筌?!?/p>
文字
文字 (wénzì) 記錄語言的符號,如漢字、拉丁字母。秦始皇統(tǒng)一中國后,在“瑯琊山刻石”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characters;script 倉頡之初作書,蓋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,其后形聲相益,即謂之字。文者物象之本,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?!墩f文解字?jǐn)ⅰ? 文章;作文 writing 文字通順 語言的書面形式,如漢文、俄文 written language 文書;公文 documents 行文字 密信 secret letter 得此文字楊億名句,表玄師歸縉云有懷故雄阇黎成轉(zhuǎn)韻六十四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