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咨夔《百舌》:
飛上三足鳥,喚起百舌鳥。
鼓弄林杪春,瀾翻屋頭曉。
氣吞黃栗留,勢(shì)挾秦吉了。
向人售嘈雜,司物窘煎妙。
轉(zhuǎn)頭芳意歇,噤喙青陰悄。
注釋參考
鼓弄
(1).蠱惑愚弄。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(yǔ)·洪君疇》:“不謂下石之人,撰造言語(yǔ),鼓弄宦寺?!薄斗馍裱萘x》第七二回:“貪功網(wǎng)利!鼓弄愚民,以為己功?!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诙换兀骸斑@實(shí)吃了 晁無(wú)晏 那賊天殺的虧,今日鼓弄,明日挑唆,把俺那老斫頭是挑唆轉(zhuǎn)了?!?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二二:“ 歐洲 的資本家還想借此鼓弄陰謀,幾百萬(wàn)人的性命在文明人眼光里算得什么!”
(2).吹動(dòng)擺弄。 明 葉子奇 《草木子·談藪》:“鼓弄 滕六 ,招邀 巽二 ,只憑施威勢(shì)?!?郭沫若 《塔·喀爾美蘿姑娘》:“舊態(tài)依然的蒼海,不斷地在鼓弄風(fēng)濤。”
(3).蠕動(dòng)。 梁斌 《紅旗譜》四一:“有個(gè)同學(xué)把一條毛毛蟲放在我的書桌上,嚇得我一天不敢去上課。一想起來(lái),毛毛蟲就像在心里鼓弄?!?/p>
杪春
暮春。 唐 李端 《送友人游江東》詩(shī):“ 江 上花開盡,南行見杪春?!?/p>
瀾翻
(1).亦作“ 瀾飜 ”。水勢(shì)翻騰貌?!缎彤嬜V·董羽》:“﹝ 董羽 ﹞畫水於玉堂北壁,其洶涌瀾飜,望之若臨煙江絶島間?!?/p>
(2).比喻言辭滔滔不絕。 唐 韓愈 《記夢(mèng)》詩(shī):“絜攜陬維口瀾翻,百二十刻須臾閒?!?宋 蘇軾 《戲用晁補(bǔ)之韻》:“知君忍飢空誦詩(shī),口頰瀾翻如布穀?!?清 錢謙益 《漳浦劉府君合葬墓志銘》:“先母授二子書,瀾翻成誦,乃令就塾。”
(3).形容筆力或文章氣勢(shì)奔放跌宕。 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三:“ 蘇 黃 米 薛 筆勢(shì)瀾翻,各有趨向。” 清 趙翼 《甌北詩(shī)話·黃山谷詩(shī)》:“ 東坡 隨物賦形,信筆揮灑,不拘一格。故雖瀾翻不窮,而不見有矜心作意之處?!?清 梁章鉅 《歸田瑣記·金圣嘆》:“下筆益機(jī)辨瀾翻,常有神助?!?黃質(zhì) 《題朱生君實(shí)延齡遺墨》詩(shī):“虛齋兀坐訥不言,文詞脫手如瀾翻?!?/p>
屋頭
(1).房屋之上。 唐 杜荀鶴 《懷廬岳書齋》詩(shī):“煮茶窗底水,採(cǎi)藥屋頭山?!?宋 范成大 《楓橋》詩(shī):“朱門白壁枕彎流,桃李無(wú)言滿屋頭?!?/p>
(2).謂上廁所。 唐 李匡乂 《資暇集》卷下:“俗命如廁為屋頭,稱 并州 人咸鑿?fù)翞槭?,廁在所居之上故也。一説, 北齊 文宣帝 怒其 魏郡 丞 崔叔寶 ,以溷汁沃頭,后人或食或避親長(zhǎng),不能正言溷,因影為沃頭焉?!?/p>
洪咨夔名句,百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