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洪《題戚仲騾綱圖》:
北風吹雪飛千山,雪深山徑難往還。
長林喬木斂秀色,層崖疊嶂雕蒼顏。
山腹癡云結(jié)寒潤,山巔去天不盈寸。
溪湍巖瀑爭喧豗,獸蹄鳥跡皆逃遁。
中有驛使輸皇綱,群騾任重人束裝。
旌旗不展嵐氣濕,鞍轡穩(wěn)馭鑾聲鉠。
危橋當?shù)啦豢蛇^,怒揮鞭箠軀慵惰。
棧閣縈紆鐵勒寒,荊榛暗刺氈衣破。
騾行迢遰風蕭颾,倦來誰復鳴鞭梢。
忽逢大渡凜毛骨,深沉時若潛虬蛟。
作急呼舟渡斯水,尋得舟人來數(shù)里。
一舟已去一舟行,掉入深潭浪花起。
舟移岸曲人爭先,牽騾束貨行揮鞭。
蘆深峽束積雪滑,十步九止愁其顛。
騾行隤敗人枵腹,民家借爨黃粱熟。
人餐騾飼幸平恬,其奈門前去程促。
山前山后開梅花,臥溪枯樹寒槎牙。
關情一片青煙下,深閉柴門三四家。
行行漸出平川路,回首千山暝云霧。
自知驛舍更一程,指點山坳深處住。
解鞍摘貨驛舍寬,地爐榾柮煙辛酸。
群騾入廄人飽睡,明朝一驛可輸官。
絹落并刀慳數(shù)尺,衡從筆墨開胸臆。
盡將此景作此圖,輕描濃抹無凝積。
古來摩詰傳天真,此手那知復入神。
好將一本獻天子,能信邦家本兆民。
注釋參考
并刀
亦稱“ 并州刀 ”。即并州剪。 宋 陸游 《秋思》詩:“詩情也似并刀快,剪得秋光入卷來。” 清 陳維崧 《念奴嬌·與任青際飲》詞:“瀝盡并刀悲壯血,看有何人憐惜?!?朱錫梁 《白門懷古》詩:“銷鑄并州刀,剪盡尾形辮?!?/p>
衡從
縱橫?!对姟R風·南山》:“蓺麻如之何,衡從其畝。” 宋 范成大 《靈山口》詩:“陵高類登天,斗下劇窺井。衡從十里近,底用許多嶺?” 明 高攀龍 《武林游記》:“峰高不逾數(shù)十尋,而怪石壁削,若駭豹蹲獅,衡從偃仰,益玩益奇?!?/p>
筆墨
筆墨 (bǐmò) 指文字或文章 words or writing 我們的心情難以用筆墨來形容 筆墨酣暢 筆和墨 pen and ink 淚珠和筆墨齊下?!濉?林覺民《與妻書》胸臆
[thought;one's feeling] 內(nèi)心深處的想法
直抒胸臆
詳細解釋(1).胸部;軀干的一部分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屯之旅》:“雙鳧俱飛,欲歸稻食,經(jīng)涉萑澤,為矢所射,傷我胸臆?!?唐 韓愈 《上張仆射第二書》:“凡五藏之繫絡甚微,坐立必懸垂於胸臆之間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獻花寺僧》:“我毒罹此患,胸臆必有物為祟,逝后剖去殮我?!?陳翔鶴 《西風吹到了枕邊》:“我一面將頭垂到了胸臆,一人不住腳的在地面上盤旋,默想,計較著。”
(2).內(nèi)心;心中所藏?!读凶印珕枴罚骸巴旗队?,齊輯乎轡銜之際,而急緩乎脣吻之和,正度乎胸臆之中,而執(zhí)節(jié)乎掌握之間?!?唐 杜甫 《別贊上人》詩:“異縣逢舊友,初忻寫胸臆?!?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四圍山色中,一鞭殘照里,遍人間煩惱填胸臆,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?” 清 劉獻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三:“其説不襲陳言,發(fā)自胸臆,雖不免附會穿鑿,然不可謂無見者,亦奇書也?!?臧克家 《京華練筆三十年》:“我將讀古詩,讀新詩的一些想法和看法,直抒胸臆地說出來?!?/p>
(3).胸襟和氣度。 唐 黃滔 《祭宋員外》:“德木千尋,人材八尺,夐云鶴於風裁,濊陂湖於胸臆?!?宋 王安石 《寄贈胡先生》詩:“先生天下豪杰魁,胸臆廣博天所開。” 宋 張載 《經(jīng)學理窟·詩書》:“《尚書》難看,蓋難得胸臆如此之大,只欲解義則無難也。” 元 楊顯之 《瀟湘雨》第一折:“則他這胸臆捲 江 淮 ,寳劍輝星斗,是俺那父親匹配下鸞交鳳友?!?/p>
(4).猶己斷;亦指臆測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書志》:“斯則自我作古,出乎胸臆,求諸歷代不過一二者焉。” 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二:“知州某性褊急,數(shù)以胸臆決事,不當?!?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真君驅(qū)邪》:“冥府崇階,神明貴胄,如何不行正直,作橫宣婬,等閒妄逞胸臆?!?/p>
李洪名句,題戚仲騾綱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