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山作陶穴,掩此暴骨橫
出自宋代蘇軾《次韻定慧欽長(zhǎng)老見寄八首》:
閑居蓄百毒,救彼跛與盲。
依山作陶穴,掩此暴骨橫。
區(qū)區(qū)效一溉,豈能濟(jì)含生。
力惡不己出,時(shí)哉非汝?duì)帯?br>
注釋參考
陶穴
(1).古代鑿地而成的土室?!对姟ご笱拧ぞ偂罚骸?古公亶父 ,陶復(fù)陶穴,未有家室。” 毛 傳:“陶其壤而穴之?!?鄭玄 箋:“鑿地曰穴,皆如陶然?!?高亨 注:“向下掏的洞叫做穴,即地洞?!薄短接[》卷六一八引 晉 伏滔 《北征記》:“ 皇天塢 北,古時(shí)陶穴。 晉 時(shí)有人逐狐入穴,行十里許,得書二千餘卷。” 清 孫枝蔚 《避亂雜述》詩之一:“夜行晝?nèi)苑?,陶穴暫可處。不道腹中饑,但言行路苦?!?/p>
(2).指墓穴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定慧欽長(zhǎng)老見寄》之六:“依山作陶穴,掩此暴骨橫?!?宋 蘇軾 《徐州祭枯骨文》:“暴骨累累,見之酸辛,為卜廣宅,陶穴寬溫,相從歸安,各反其真?!?/p>
暴骨
(1).暴露尸骨。指死于郊野?!蹲髠鳌ば辍罚骸敖裎沂苟┕?,暴矣?!?陸德明 釋文:“暴骨,蒲木反,本或作曝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八:“邊釁既開,三軍暴骨?!?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被擒》:“戰(zhàn)矣哉暴骨砂礫,降矣哉終身夷狄?!?/p>
(2).指暴露的尸骨。《左傳·哀公元年》:“ 吳 日敝於兵,暴骨如莽。”《漢書·匈奴傳下》:“數(shù)年之間,北邊虛空,野有暴骨矣?!?宋 蘇軾 《徐州祭枯骨文》:“暴骨纍纍,見之酸辛?!?/p>
蘇軾名句,次韻定慧欽長(zhǎng)老見寄八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