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觀居寧畫草蟲》:
古人畫虎鵠,尚類狗與鶩。
今看畫羽蟲,形意兩俱足。
行者勢若去,飛者翻若逐。
拒者如舉臂,鳴者如動腹。
躍者趯其股,顧者注其目。
乃知造物靈,未抵毫端速。
毘陵多畫工,圖寫空盈輻。
寧公實神授,坐使群輩伏。
草根有纖意,醉墨得已熟。
權(quán)豪不可致,節(jié)行今仍獨。
注釋參考
物靈
萬物之靈。 金 元好問 《北邙》詩:“粵人惟物靈,生也與道俱?!?明 宋濂 《贈傳神陳德顏序》:“況人為物靈,其變態(tài)千萬,一毫不類,則他人矣,不其尤難哉!”
毫端
(1).細毛的末端。比喻極細微?!逗鬂h書·南匈奴傳》:“嗚呼!千里之差,興自毫端。” 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金山觀月》詞:“漱冰濯雪,眇視萬里一毫端。”
(2).猶言筆底;筆下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<書品>序》:“其轉(zhuǎn)註假借之流,指事會意之類,莫不狀范毫端,形呈字表?!?宋 王安石 《贈李士云》詩:“毫端出窈窕,心手初不著?!?清 屠文漪 《邁陂塘·題陸旉亭小照》詞:“是誰將玉山瓊樹,毫端圖畫偏似?!?/p>
梅堯臣名句,觀居寧畫草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