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一青溪令,聞?wù)吣憺榱?/h1>
出自宋代方回《送前歙黟楚□□五首》:
儒者書隱公,昔持浙西節(jié)。
按一青溪令,聞?wù)吣憺榱?/span>。
先聲到江東,庶亦有旌別。
似聞復(fù)留中,骎骎管喉舌。
君可持我詩,叩門細(xì)自列。
貪吏劇百巧,廉吏抱一拙。
拙廉名弗彰,巧貪位深竊。
何啻萬蚊虻,日咂生民血。
我老死已近,分甘糧欲絕。
此公能薦君,長鬣幸未雪。
注釋參考
青溪
亦作“ 青谿 ”。 1.碧綠的溪水。 唐 杜甫 《萬丈潭》詩:“青溪含冥寞,神物有顯晦?!?唐 盧鴻一 《嵩山十志·樾館》詩:“紫巖隈兮青谿側(cè),云松煙蔦兮千古色。”
(2).古縣名。今 浙江省 淳安縣 。 北宋 方臘 起義于此。起義失敗后,縣名改為 淳安 。 宋 徐夢莘 《三朝北盟會編》卷二一八:“ 孫覿 《韓世忠墓誌銘》曰:‘ 宣和 初,妖人 方臘 起 青溪 ,不旬朝,眾萬數(shù),破 衢 、 婺 、 杭 、 睦 、 歙 五州, 江 淮 大震。’”
(3).古水名。指 三國 吳 在 建業(yè)城 東南所鑿 東渠 。發(fā)源于今 江蘇省 南京市 鍾山 西南,流經(jīng) 南京 市區(qū)入 秦淮河 ,曲折達(dá)十余里,亦名 九曲青溪 。年久湮廢,今僅存入 秦淮河 的一段。 唐 楊炯 《少室山少姨廟碑》:“亦猶 蔣侯 三妺, 青谿 之軌跡可尋; 虞帝 二妃, 湘水 之波瀾未歇?!?宋 周必大 《記金陵登覽》:“城中 青溪 ,入 秦淮 頗堙廢?!?清 王士禛 《秦淮雜詩》之六:“ 青溪 水木最清華, 王 謝 烏衣 六代夸?!?/p>
(4).古水名。在今 湖北省 境內(nèi)。以源出 青山 ,故稱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沮水》:“ 沮水 南逕 臨沮縣 西, 青谿水 注之。水出縣西 青山 ,山之東有 濫泉 ,即 青谿 之源也……以源出 青山 ,故以 青谿 為名?!?唐 駱賓王 《秋日于益州李長史宅宴序》:“五岳棲真,窅眇 青溪 之上;六爻貞遁,寂寞滄海之濱?!?/p>
(5).山名。在今 湖北省 當(dāng)陽市 。
方回名句,送前歙黟楚□□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羽化何人,一見蓬萊島
- 去到雙林見舊游,眉彎新月眼橫秋
- 記得前賢有詩句,祖師元是世間人作者:晃逈作品:擬白樂天題贈定光上人
- 五歲優(yōu)游同過日,一朝消散似浮云作者:白居易作品:寄殷協(xié)律(多敘江南舊游)
- 瘦筇輕撥火云開,前若相招后若推
- 靈眷遙行秘躅,嘉貺薦委殊珍作者:武則天作品:郊廟歌辭。武后大享拜洛樂章。咸和
- 榮枯遞傳急如箭,天公不肯于公偏
- 強(qiáng)來干名地,冠帶不能整作者:司馬扎作品:送進(jìn)士苗縱歸紫邏山居
- 歲晚雪霜成超級大國伴,夜涼風(fēng)月得新知作者:虞儔作品:耘老弟五月十三日親往新亭種竹喜而賦詩
- 資善堂前得春早,宮梅一朵掠觚棱作者:楊萬里作品:曉經(jīng)八盤嶺赴東宮講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