揆之以日,體無咎言
出自宋代晁補(bǔ)之《綴古詩語送無斁弟赴舉》:
鮮民之生,靡瞻匪父。
母氏劬勞,寧不我顧。
兄弟無遠(yuǎn),惟予與女。
執(zhí)子之手,此夕何夕。
我心蘊(yùn)結(jié)兮,嗟予弟行役。
二之日栗烈,飄風(fēng)發(fā)發(fā)。
子之清揚(yáng),麻{1|1}衣如雪。
載馳載驅(qū),出宿于干。
揆之以日,體無咎言。
既差我馬,遠(yuǎn)送于野。
敦彼獨(dú)宿,于林之下。
無衣無褐,不念昔者。
陟彼高岡,或降于阿。
瞻望弗及,獨(dú)寐晤歌。
展轉(zhuǎn)反側(cè),不平謂何。
顯允君子,洵美且異。
溫其如玉,干祿豈弟。
春日載陽,薇亦作止。
睍睆黃鳥,嚶其鳴矣。
注釋參考
無咎
沒有禍殃;沒有罪過?!蹲髠鳌ふ压荒辍罚骸白颖貋?,我受,其無咎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論說》:“ 鄒陽 之説 吳梁 ,喻巧而理至,故雖危而無咎矣?!薄肚迨犯濉ず箦鷤鳌ぬ胬^妃富察氏》:“今我順天命,安疆土。彼糾九國以虐無咎之人,天不佑也?!?/p>
(1).無災(zāi)禍;無過失。《易·乾》:“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厲,無咎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謂既能如此戒慎,則無罪咎?!?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魯宣繆姜》:“終故不可誣也,是以雖隨無咎?!?/p>
(2).謂過由自取,無所怨咎。《易·節(jié)》:“六三,不節(jié),若則嗟,若無咎。象曰,不節(jié)之嗟,又誰咎也?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哀嗟自己所致,無所怨咎,故曰無咎也?!?/p>
晁補(bǔ)之名句,綴古詩語送無斁弟赴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約會餐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