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侯善淵《訴衷情一四首》
愛河深處好抽頭。名利系人愁?;厥兹ビ谓希瑹熸i一孤舟。琴一弄,酒三甌。樂清幽。風(fēng)鄰月伴,醉臥瓊林,夢(mèng)入瀛洲。
初開江月透雙林。隱映素波深。風(fēng)恬湛然瑩凈,清夜好知音。白醪酒,自然斟。信時(shí)吟。無縈無系,豁暢開懷,一任浮沉。
古今多少利名人。棄命斗爭(zhēng)功。英豪盡歸何處,都總落沉空。爭(zhēng)如我,洞庭中。遣家童。金觥輕泛,醉臥當(dāng)軒,一枕清風(fēng)。
林泉退隱作生涯。寂寞棄繁華。中山翠微仙子,滿目泛靈砂。凝素液,混丹霞。坼瑤葩。云濤煙浪,島外方壺,那里人家。
神仙妙訣古今傳。誰會(huì)此幽玄。龜蛇自然呼吸,玄牝*綿綿。鉛中汞,汞中鉛。兩俱全。抽添加減,進(jìn)火功夫,煉就胎仙。
太虛寥廓杳無涯。元*混中華?;仨有ω?,玉液泛金砂。輝神彩,迸光霞?;苇傒?。云收波渺,海凈天空,廣漠之家。
逍遙無系樂清閑。信步且隨緣。人來問歸何處,遙指曲江邊。楊柳岸,半籠煙。乍晴天。瀟瀟清夜,悄悄無人,月滿空船。
一天清秀一溪云。風(fēng)月近為鄰。琴劍酒棋書畫,隨分樂天真。竹籬映,草堂新,靜無塵。朝菌不見,滿目瓊花,間隔靈椿。
一天秋色翠如描。鴻雁囀聲高。山秀水明相照,煙樹映溪橋。傾雪浪,泛云濤。拂輕袍。歸來沈醉,直到黃昏,月上松梢。
陰陽返復(fù)勿令差。守正莫心邪。常進(jìn)藥爐丹鼎,龍虎動(dòng)三車。收神水,煉精華。結(jié)靈砂。水晶宮里,玉兔金雞,吐秀瓊花。
英公清列出塵緣。不系利名牽。逍遙任居云水,知命樂天然。窮妙理,悟幽玄。謹(jǐn)修仙。功成歸去,引汝朝元。穩(wěn)步金蓮。
玉爐金鼎虎龍?bào)?。紅焰滿周天。溫涼自然水火,晝夜轉(zhuǎn)烹煎。精郁郁,*綿綿。養(yǎng)胎仙。功成遷轉(zhuǎn),寶輦香車,捧上瑤天。
中朝金國圣皇明。有慶賀清平。天元運(yùn)周甲子,正是好修行。歸真靜,體真清。氣神靈。玄門闡化,太上真風(fēng),接引群生。
眾生薄福樂真聞。精進(jìn)謹(jǐn)持功。修齋坐禪禮念,終久落頑空。真實(shí)相,有無中。好家風(fēng)。玄元宗祖,太始門開,體照?qǐng)A通。
以上侯善淵作品《訴衷情》共14首
注釋參考
瓊林
亦作“璚林”。1.瓊樹之林。古人常以形容佛國、仙境的瑰麗景象。 晉 支遁 《<阿彌陀佛像贊>序》:“閶闔無扇於瓊林,玉響天諧於簫管?!?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記》卷二:“丞乃令 子良 襞紙染筆口授曰:‘華景輝瓊林,清風(fēng)散紫霄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五一:“洞觀上清,色如白云,形如玉山,上有瓊林之宮,則 魄靈帝君 所處?!?/p>
(2).比喻披雪的樹林。 唐 許敬宗 《奉和喜雪應(yīng)制》:“忽若瓊林曙,俄同李徑春?!?唐 劉禹錫 《和樂天洛下雪中宴集》:“遙想 兔園 今日會(huì),瓊林滿眼映旂竿。” 前蜀 韋莊 《對(duì)雪》詩:“璚林瑤樹忽珊珊,急帶西風(fēng)下晚天?!?/p>
(3).喻白色的花樹。 元 無名氏 《一枝花·妓名張道姑》曲:“梨花月瓊林捧玉,楊柳露緑線穿珠?!?/p>
(4). 唐 內(nèi)庫名。 德宗 時(shí)設(shè),以藏貢品。《新唐書·陸贄傳》:“至是天下貢奉稍至,及於行在夾廡署 瓊林 、 大盈 二庫,別藏貢物?!薄端问贰な池浿鞠乱弧罚骸?元豐 及內(nèi)庫財(cái)物山委,皆先帝多蓄藏,以備緩急。若積而不用,與 東漢 西園 錢, 唐 之 瓊林 、 大盈 二庫何異?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一七五:“ 瓊林 何不積緡泉?物自低昂人自便?!?/p>
(5). 宋 內(nèi)苑名。 宋徽宗 《眼兒媚》詞:“玉京曾憶舊繁華。萬里帝王家。 瓊林 玉殿,朝喧弦管,暮列笙琶。” 明 童冀 《題鉤勒竹二首為程將軍賦》之二:“玉帳屯兵 渭水 湄, 瓊林 錫宴夜歸遲。” 清 孫枝蔚 《族侄斗槎登第喜而有作》詩:“為人夙昔恥驕矜,宴罷 瓊林 喜不勝?!眳⒁姟?瓊林苑 ”、“ 瓊林宴 ”。
瀛洲
亦作“ 瀛州 ”。1.傳說中的仙山?!读凶印珕枴罚骸?渤海 之東,不知幾億萬里……其中有五山焉,一曰 岱輿 ,二曰 員嶠 ,三曰 方壺 ,四曰 瀛洲 ,五曰 蓬萊 ……所居之人,皆仙圣之種?!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(jì)》:“ 齊 人 徐市 等上書,言海中有三神山,名 蓬萊 、 方丈 、 瀛洲 ,僊人居之。” 唐 李白 《夢(mèng)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??驼?瀛洲 ,煙濤微茫信難求?!?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鄒林游學(xué)》:“ 瀛洲 同泛濟(jì)川船,伊吾共仗屠龍劍?!?/p>
(2).借指 日本 。 章炳麟 《獄中贈(zèng)鄒容》詩:“ 鄒容 吾小弟,被髮下 瀛洲 ?!?魯迅 《集外集·<題三義塔>詩》:“偶值大心離火宅,終遺高塔念 瀛洲 ?!?/p>
(3). 唐太宗 為網(wǎng)羅人才,設(shè)置文學(xué)館,任命 杜如晦 、 房玄齡 等十八名文官為學(xué)士,輪流宿于館中,暇日,訪以政事,討論典籍。又命 閻立本 畫像, 褚亮 作贊,題名字爵里,號(hào)“十八學(xué)士”。時(shí)人慕之,謂“登瀛洲”。事見《新唐書·褚亮傳》。后來的詩文中常用“登瀛洲”、“瀛洲”比喻士人獲得殊榮,如入仙境。 宋 王禹偁 《病起歸思》詩之二:“四十為郎非不偶,況曾提筆直 瀛州 。” 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廷對(duì)及第》:“朝登 瀛洲 ,暮賜蓮炬?!?清 陳夢(mèng)雷 《楊椒山先生祠》詩:“釁開馬市英魂恨,廟煥 瀛洲 俎豆香。”參見“ 登瀛洲 ”。
侯善淵名句,訴衷情一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