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薛能《折楊柳十首》:
華清高樹出離宮,南陌柔條帶暖風。
。
誰見輕陰是良夜,瀑泉聲畔月明中。
。
洛橋晴影覆江船,羌笛秋聲濕塞煙。
。
閑想習池公宴罷,水蒲風絮夕陽天。
。
嫩綠輕懸似綴旒,路人遙見隔宮樓。
。
誰能更近丹墀種,解播皇風入九州。
。
暖風晴日斷浮埃,廢路新條發(fā)釣臺。
。
處處輕陰可惆悵,后人攀處古人栽。
。
潭上江邊裊裊垂,日高風靜絮相隨。
。
青樓一樹無人見,正是女郎眠覺時。
。
汴水高懸百萬條,風清兩岸一時搖。
。
隋家力盡虛栽得,無限春風屬圣朝。
。
和風煙樹九重城,夾路春陰十萬營。
。
唯向邊頭不堪望,一株憔悴少人行。
。
窗外齊垂旭日初,樓邊輕暖好風徐。
。
游人莫道栽無益,桃李清陰卻不如。
。
眾木猶寒獨早青,御溝橋畔曲江亭。
。
陶家舊日應如此,一院春條綠繞廳。
。
帳偃纓垂細復繁,令人心想石家園。
。
風條月影皆堪重,何事侯門愛樹萱。
注釋參考
清高
清高 (qīnggāo) 指品德高尚,不同流合污 morally lofty or upright 自命清高出離
(1).猶佛家所謂涅槃?!度A嚴經(jīng)》五:“調(diào)伏眾生,令究竟出離?!?唐 慧能 《壇經(jīng)·行由品》:“ 五祖 曰:‘……世人生死事大,汝等門人,終日供養(yǎng),祇求福田,不求出離生死苦海?!?明 李贄 《與周友山書》:“古人以有身為患,故欲出離,以求解脫?!?/p>
(2).走出;離開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二:“一齊觀瞻,見個書生,出離人羣?!薄端疂G傳》第五六回:“此時天色未曉,敲開店門,去房里取出行李,拴束做一擔兒挑了,計算了房錢,出離店肆,投東便走。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碰壁之后》:“我裝作無所聞見模樣,以圖欺騙自己,總算已從地獄出離。”
(3).猶超出。 魯迅 《華蓋集續(xù)編·記念劉和珍君》:“而此后幾個所謂學者文人的陰險的論調(diào),尤使我覺得悲哀。我已經(jīng)出離憤怒了?!?/p>
南陌
南面的道路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鼓吹曲同諸公賦·臨高臺》:“所思竟何在, 洛陽 南陌頭?!?唐 沉佺期 《李舍人山園送龐邵》詩:“東鄰借山水,南陌駐驂騑。” 清 宋琬 《舟中懷米吉土作長歌寄之》:“西郊芳草梨花岸,南陌春風明月輪。”
柔條
(1).嫩枝;柔軟的枝條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美女篇》:“柔條紛冉冉,落葉何翩翩?!?宋 陳亮 《賀新郎·同劉元實唐與正陪葉丞相飲》詞:“手弄柔條人健否?猶憶當時雅趣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八:“她一伸手就折斷了那柔條。”
(2).特指垂柳的枝條。 唐 李白 《惜馀春賦》:“醉愁心于垂楊,隨柔條以糾結(jié)。” 宋 沉遘 《發(fā)瓦橋十里而河梁敗還坐客亭復上馬戲詠道旁垂柳》:“柔條秀絶向人甚,忍不從容折一枝?!?元 無名氏 《度柳翠》第四折:“曾向 章臺 舞細腰,行人幾度折柔條?!?/p>
暖風
暖風 (nuǎnfēng) 新幾內(nèi)亞北部海岸舒霍頓(Schouten)群島東季風期間持續(xù)8天的一種干熱焚風 warm braw;genial breeze薛能名句,折楊柳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