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疇渺渺平一望,側(cè)嶺橫峰環(huán)四向
出自宋代李流謙《七月十七日游浮山值夜未快所觀急歸作詩》:
田疇渺渺平一望,側(cè)嶺橫峰環(huán)四向。
那知中有此巉巖,倚天削鐵三千丈。
坤靈涌出薦地寶,方嶠飛來憩靈仗。
我來暑濕未解圍,薄日烘烘云盎盎。
投鞭濯手趨深殿,稽首虛皇注遐想。
黃昏食罷亟就枕,殷地鼻雷翻疊幛。
夜深風(fēng)雨來萬騎,勢(shì)欲拔山投莽蒼。
明朝幽徑一丈泥,淺猶沒屨深沒杖。
仙游咫尺邈霄漢,但倚危欄嘿惆悵。
琳宮危絕何由上,秘洞幽深倦探訪。
獨(dú)尋荒碣考?xì)q月,更覓遺民問疇曩。
云舄朝飛溪漲深,玄猿夜答空山響。
過門初欲快雄嚼,染指誰能當(dāng)大饗。
會(huì)求靈藥插羽翮,未分風(fēng)帆隔昆閬。
詩作監(jiān)盟神所臨,后約有期吾敢爽。
注釋參考
田疇
(1).泛指田地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季夏之月﹞可以糞田疇,可以美土疆?!?孫希旦 集解引 吳澄 曰:“田疇,謂耕熟而其田有疆界者?!?漢 賈誼 《新書·銅布》:“銅布於下,採銅者棄其田疇,家鑄者損其農(nóng)事,穀不為則鄰於饑?!?宋 范仲淹 《稼穡惟寶賦》:“田疇播殖之時(shí),豈慙種玉?!?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一幕:“園后為籬柵,有門在正中偏右,園外一片田疇?!?/p>
(2).指封地?!俄n詩外傳》卷三:“頒其爵列、等級(jí)、田疇,以賞羣臣?!?唐 元稹 《陽城驛》詩:“我實(shí) 唐 士庶,食 唐 之田疇。”
(3).指農(nóng)業(yè)。《南齊書·州郡志上》:“ 鬱州 在海中,周迴數(shù)百里,島出白鹿土,有田疇魚鹽之利。”
(4).田官。《文子·自然》:“昔 堯 之治天下也, 舜 為司徒, 契 為司馬, 禹 為司空, 后稷 為田疇, 奚仲 為工師?!?/p>
渺渺
渺渺 (miǎomiǎo) 形容悠遠(yuǎn);久遠(yuǎn) remote 云海渺渺無際平一
平一 (píngyī) 平定統(tǒng)一 quell rebellions 平一宇內(nèi)四向
見“ 四向 ”。
(1).向著四面;四出。《史記·項(xiàng)羽本紀(jì)》:“ 項(xiàng)王 自度不得脫……乃分其騎以為四隊(duì),四嚮。 漢 軍圍之?dāng)?shù)重。”《南齊書·孔稚珪傳》:“吉日於靜屋,四向朝拜,涕泗滂沱。”《新唐書·韓愈傳》:“執(zhí)兵之卒,四向侵掠。”
(2).四周;四方?!侗笔贰づ:雮鳌罚骸疤酶呷?,以應(yīng)三統(tǒng);四向五色,各象其行。” 唐 孟郊 《北郭貧居》詩:“三年失意歸,四向相識(shí)疏?!?宋 范仲淹 《知郡職方》:“有饑民自四向鄉(xiāng)下萃來?!?/p>
(3).佛教謂須陀洹(預(yù)流)向、斯陀含(一來)向、阿那含(不還)向、阿羅漢(無生)向?yàn)椤八南颉薄m毻愉?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為小乘四果,向其果位進(jìn)修,故謂之“向”。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懺悔禮佛文》:“四向四果,八賢八圣?!?/p>
李流謙名句,七月十七日游浮山值夜未快所觀急歸作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