讜議裨宸極,高文燦斗杓
出自宋代黃公度《送陳景明尚書赴召四首》:
物望唐姚宋,才名漢董晁。
力陣治安策,親際圣明朝。
讜議裨宸極,高文燦斗杓。
鵬程九萬里,一舉接扶搖。
注釋參考
讜議
讜議 (dǎngyì) 正直的議論 unbiased comment宸極
(1).即北極星。《晉書·律歷志中》:“昔者圣人擬宸極以運(yùn)璿璣,揆天行而序景曜,分辰野,敬農(nóng)時,興物利,皆以繫順兩儀,紀(jì)綱萬物者也。”參見“ 北極星 ”。
(2).借指帝王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北齊廣陵城主書》:“日月所鑒,天地所明,豈敢虛言欺妄宸極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四:“風(fēng)馬云車,儷百順鉤陳之衛(wèi);金枝玉葉,拱萬齡宸極之尊?!?/p>
(3).比喻帝位?!段倪x·劉琨<勸進(jìn)表>》:“宸極失御,登遐丑裔?!?李善 注:“宸極,喻帝位?!薄杜f唐書·忠義傳上·蘇安恒》:“今太子孝敬是崇,春秋既壯,若使統(tǒng)臨宸極,何異陛下之身?!?明 宋濂 《故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司郎中王公墓志銘》:“ 洪武 戊申春正月,皇帝正位宸極,布告中外?!?/p>
高文
(1). 漢高祖 劉邦 和 漢文帝 劉恒 的并稱。 漢 班固 《封燕然山銘》:“將上以攄 高 文 之宿憤,光祖宗之玄靈?!?/p>
(2). 唐高祖 李淵 和 唐太宗 (謚 文皇帝 ) 李世民 的并稱。 唐 杜牧 《感懷詩》:“ 高 文 會 隋 季,提劍徇天意。”
(3).指優(yōu)秀詩文。亦用作對對方詩文的敬稱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喻蔽》:“格言高文,豈患莫賞而減之哉?!?宋 曾鞏 《回傅侍講啟》:“高文大策,久聳動於朝端?!?清 黃鷟來 《詠懷》之六:“高文存逸調(diào),豁達(dá)遠(yuǎn)權(quán)利?!?/p>
斗杓
(1).即斗柄?!痘茨献印ぬ煳挠?xùn)》:“斗杓為小歲?!?高誘 注:“斗,第五至第七為杓?!?宋 王安石 《作翰林時》詩:“欲知四海春多少,先向天邊問斗杓?!?元 元淮 《立春日賞紅梅之作》詩:“昨夜東風(fēng)轉(zhuǎn)斗杓,陌頭楊柳雪纔消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囯·御制千字詔》:“斗杓所豎,節(jié)序以更?!眳⒁姟?斗柄 ”。
(2).比喻為人所敬仰者或眾人的引導(dǎo)者。 清 唐孫華 《顧端文公祠》詩之一:“斗杓當(dāng)代擅聲華,俎豆江干歲月遐。” 章炳麟 《<民報>紀(jì)念會祝詞》:“自茲以后,惟不懈益厲,為民斗杓,以起征胡之鐃吹,流 大漢 之天聲。” 章炳麟 《訄書·別錄乙》:“ 黃先生 論學(xué),如 大禹 導(dǎo)山水,脈絡(luò)分明,吾黨之斗杓也?!?/p>
黃公度名句,送陳景明尚書赴召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