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備《謁張文獻公祠》:
停舟曲江滸,吊古謁遺祠。
巖巖始興公,遺澤芬在斯。
堂傾風(fēng)雨萃,碑斷苔蘚滋。
芳春□行旅,落日歸文貍。
唐宮替無事,衡鑒方獨持。
弼諧展嘉猷,讜論非□□。
雝雝朝陽鳳,粲粲補袞絲。
側(cè)聞臥病后,九戾煙塵□。
漁陽突騎來,中華混群彝。
信哉砥柱力,用舍同安危。
昭陵鐵馬空,仟李祚九疑。
維余蘭菊存,千秋恒若茲。
我來薦微誠,再拜當前墀。
顧瞻廟貌間,風(fēng)度猶可希。
武溪何茫茫,筆峰亦巍巍。
只今相業(yè)隆,熟與前修期。
臨風(fēng)一長嘆,山雨來霏霏。
注釋參考
漁陽
(1).地名。 戰(zhàn)國 燕 置 漁陽郡 , 秦 漢 治所在 漁陽 (今 北京市 密云縣 西南)?!妒酚洝り惿媸兰摇罚骸?二世 元年七月,發(fā)閭左適戍 漁陽 ,九百人屯 大澤鄉(xiāng) ?!?/p>
(2).地名。 唐玄宗 天寶 元年改 薊州 為 漁陽郡 ,治所在 漁陽 (今 天津市 薊縣 )。 唐 杜甫 《后出塞》詩之四:“ 漁陽 豪俠地,擊鼓吹笙竽。”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傳概》:“ 唐明皇 歡好霓裳讌, 楊貴妃 魂斷 漁陽 變?!?/p>
(3).即《漁陽參撾》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鬧榭》:“《玉樹》難諧拍,《漁陽》不辨撾?!眳⒁姟?漁陽參撾 ”。
(4).復(fù)姓。 漢 有少府 漁陽鴻 。見《通志·氏族三》。
突騎
用于沖鋒陷陣的精銳騎兵。《漢書·晁錯傳》:“若夫平原易地,輕車突騎,則 匈奴 之眾易撓亂也?!?顏師古 注:“突騎,言其驍鋭,可用衝突敵人也?!薄段簳てけ觽鳌罚骸霸盖?高平 突騎二千,賫糧一月,速赴 仇池 ?!?金 元好問 《岐陽》詩之一:“突騎連營鳥不飛,北風(fēng)浩浩發(fā)陰機?!?清 錢謙益 《順天府薊州遵化縣知縣顧天寵授文林郎制》:“爾為令廉辨得民, 漁陽 突騎,皆爾赤子?!?/p>
中華
中華 (Zhōnghuá) China 古代華夏族多建都于黃河南北,以其在四方之中,因稱之為中華,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,后各朝疆土漸廣,凡所統(tǒng)轄,皆稱中華,后也借指中國 振興中華 指中原 古時對華夏族、漢族的稱謂王備名句,謁張文獻公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