握手送人歸,半拖金縷衣
出自唐代孫光憲《菩薩蠻·月華如水籠香砌》:
月華如水籠香砌,金镮碎撼門初閉。
寒影墮高檐,鉤垂一面簾。
碧煙輕裊裊,紅戰(zhàn)燈花笑。
即此是高唐,掩屏秋夢長。
花冠頻鼓墻頭翼,東方澹白連窗色。
門外早鶯聲,背樓殘月明。
薄寒籠醉態(tài),依舊鉛華在。
握手送人歸,半拖金縷衣。
小庭花落無人掃,疏香滿地東風(fēng)老。
春晚信沉沉,天涯何處尋。
曉堂屏六扇,眉共湘山遠(yuǎn)。
爭奈別離心,近來尤不禁。
青巖碧洞經(jīng)朝雨,隔花相喚南溪去。
一只木蘭船,波平遠(yuǎn)浸天。
扣船驚翡翠,嫩玉抬香臂。
紅日欲沈西,煙中遙解觿。
木綿花映叢祠小,越禽聲里春光曉。
銅鼓與蠻歌,南人祈賽多。
客帆風(fēng)正急,茜袖偎檣立。
極浦幾回頭,煙波無限愁。
注釋參考
握手
握手 (wòshǒu) 通常用于會見或告別時,兩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兩手上下輕輕搖動,以表示友誼、熱情、良好祝愿,或慰問,或僅系一種禮節(jié) handshake送人
方言。猶送親。 柳青 《喜事》:“今早起,新媳婦要送人堂客把媒人叫到新房里。”
金縷衣
(1).以金絲編織的衣服。 南朝 梁 劉孝威 《擬古應(yīng)教》詩:“青鋪緑瑣琉璃扉,瓊筵玉笥金縷衣?!?宋 崔公度 《金華神記》:“女子笑曰:‘君怯耶!’即以金縷衣置肩上,生稍安?!?清 黃遵憲 《錫蘭島臥佛》詩:“既付金縷衣,何不一啟顏?”
(2).曲調(diào)名。 唐 杜牧 《杜秋娘詩》:“ 秋 持玉斝醉,與唱《金縷衣》?!弊宰ⅲ骸啊畡窬Ы鹂|衣,勸君須惜少年時。花開堪折直須折,莫待無花空折枝?!?李錡 常唱此辭。”
孫光憲名句,菩薩蠻·月華如水籠香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