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山隱吏須已霜,帶寬未用憐東陽(yáng)
出自宋代陳造《次韻張秀才題汪叔量挹秀亭》:
清江如玦如環(huán),主人胸次自江山。
寰中秀氣困豪取,著亭杳靄空蒙間。
碧浪明邊帆影遠(yuǎn),暖風(fēng)香里林花晚。
市聲隱地了不聞,貪看霏煙抹層巘。
青山隱吏須已霜,帶寬未用憐東陽(yáng)。
每來(lái)亭上小箕踞,傲睨山色挹江光。
一樽從君多暇日,更誦清詩(shī)綠人發(fā)。
絕勝九衢塵霧中,金印累累客牢石。
注釋參考
青山
青山 (qīngshān) 長(zhǎng)滿綠色植物的山 green hill 留得青山在,不愁沒(méi)柴燒隱吏
退隱的官吏。 唐 杜甫 《送裴二虬尉永嘉》詩(shī):“隱吏逢 梅福 ,游山憶 謝公 ?!?仇兆鰲 注:“《漢書》:‘ 梅福 , 九江 人,補(bǔ) 南昌 尉。 王莽 專政,一朝棄妻子去,隱於 會(huì)稽 ,至今傳以為仙?!度昴舷荣t傳》稱 鄭欽 為吏隱?!?/p>
帶寬
帶寬 (dàikuān) 波長(zhǎng)、頻率或能量帶的范圍;特指以每秒周數(shù)表示頻帶的上、下邊界頻率之差 bandwidth 具有6兆周帶寬的電視信道東陽(yáng)
(1).古邑名。 春秋 魯 地。在今 山東省 費(fèi)縣 境?!蹲髠鳌ぐЧ四辍罚骸?吳 師克 東陽(yáng) 而進(jìn),舍於 五梧 。”
(2).古邑名。 春秋 齊 地。在今 山東省 臨胊縣 境?!蹲髠鳌は骞辍罚骸八脑?, 晏弱 城 東陽(yáng) 而遂圍 萊 ?!?杜預(yù) 注:“ 東陽(yáng) , 齊 竟上邑。”
(3).古邑名。 戰(zhàn)國(guó) 楚 地。在今 江蘇省 盱眙縣 境?!秶?guó)語(yǔ)·楚語(yǔ)上》:“若資 東陽(yáng) 之盜使殺之,其可乎?” 韋昭 注:“ 東陽(yáng) , 楚 北邑?!?/p>
(4).古地區(qū)名。 春秋 晉 地。相當(dāng)今 河北省 太行山 以東 邢臺(tái) 、 邯鄲 一帶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六月, 荀吳 略 東陽(yáng) ?!?杜預(yù) 注:“ 東陽(yáng) , 晉 之 山 東邑, 魏郡 廣平 以北。”
(5).古地區(qū)名。 戰(zhàn)國(guó) 趙 地?!俄n非子·初見秦》:“以 代 、 上黨 不戰(zhàn)而畢為 秦 矣, 東陽(yáng) 、 河 外不戰(zhàn)而畢反為 齊 矣?!?陳奇猷 集釋引 鮑彪 曰:“ 東陽(yáng) 屬 清河 ;河外, 滹沱河 之外?!?/p>
(6).指 漢 東陽(yáng)侯 張相如 ?!稘h書·賈誼傳》:“於是天子議以 誼 任公卿之位。 絳 、 灌 、 東陽(yáng)侯 、 馮敬 之屬盡害之。” 顏師古 注:“ 東陽(yáng)侯 , 張相如 也。” 唐 皮日休 《悼賈》:“上既悅而欲大用兮,遭 絳 灌 與 東陽(yáng) ,道既擯兮何明,乃出傅於 沅 湘 ?!?/p>
(7).指 南朝 梁 沉約 。因其曾為 東陽(yáng) 守,故稱。 宋 曹組 《驀山溪·梅》詞:“孤芳一世,供斷有情愁,消瘦損, 東陽(yáng) 也,試問(wèn)花知否?” 元 袁易 《臺(tái)城路》詞:“風(fēng)流漸懶,但詩(shī)惱 東陽(yáng) ,病添 中散 ?!眳⒁姟?東陽(yáng)銷瘦 ”。
(8).復(fù)姓。 南朝 宋 有 東陽(yáng)無(wú)疑 。
陳造名句,次韻張秀才題汪叔量挹秀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