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戴應(yīng)魁《海月巖》:
誰把巉巖巧鑿開,分明幻出小蓬萊。
風迎蜃氣樓臺起,浪涌蟾光宮闕來。
海闊魚龍自吞里。
云深鸞鶴共徘徊。
禪師九座經(jīng)游處,一訪遺蹤為拂埃。
注釋參考
蜃氣樓
即蜃樓。 郭沫若 《北伐途次》二十:“接連著好幾天都是晴天,地面干燥得就和沙漠一樣。 武昌城 遠遠地在陽炎中橫陳著,腳根是看不見的,白蒙蒙地好像是一座蜃氣樓。” 郁達夫 《沉淪》一:“但看見了一叢雜樹,幾處人家,同魚鱗似的屋瓦上,有一層薄薄的蜃氣樓,同輕紗似的在那里飄蕩?!眳⒁姟膀讟恰?。
蟾光
月色;月光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錦帶書十二月啟·太簇正月》:“飄颻餘雪,入簫管以成歌;皎潔輕冰,對蟾光而寫鏡?!?唐 皎然 《溪上月》詩:“蟾光散浦溆,素影動淪漣。” 宋 呂渭老 《情久長》詞:“歲華暮,蟾光射雪,碧瓦飄霜,塵不動,寒無際?!?明 陸采 《懷香記·佳會贈香》:“人靜更闌,正蟾光皎皎,花影珊珊?!?/p>
宮闕
宮闕 (gōngquè) 古時帝王所居住的宮殿。因?qū)m門外有雙闕,故稱宮闕 imperial palace 太行、碣石之間,宮闕小陵之所在?!鳌?顧炎武《復(fù)庵記》戴應(yīng)魁名句,海月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