猶憶當(dāng)時庚嶺前,傳衣正是普通年
出自宋代李新《送犢鼻褌與任敦夫》:
任翁何為窮,一性共癖左。
不妄取芥粒,甘似西山餓。
短褐結(jié)郭絲,犢鼻詎穿絲破。
當(dāng)時北阮貧,矯枉幾太過。
肯揭長竽頭,恐亦是奇貨。
豈惟宜躋升,抑自利頓挫。
濟(jì)河不擷褰,禿尾正便坐。
遲行少前跋,趨急或后簸。
刀尺初與形,蟣虱已相賀。
平生馬鞍間,髀肉已稍磨。
此既身之章,十年共起臥。
必以狐裘易,顧我應(yīng)難和。
子賦從軍樂,城壚始煩癉。
服之遠(yuǎn)行邁,百步無一蹉。
爾來玉泉老,以此勸勤怠。
猶憶當(dāng)時庚嶺前,傳衣正是普通年。
問道未余衣下事,寥寥千載不相傳。
注釋參考
當(dāng)時
當(dāng)時 (dāngshí) 前文提到的或所指的那時 then;at that time;for the moment 當(dāng)時的形式 指過去發(fā)生某事的時候 now 蓋當(dāng)時未有雁蕩之名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 人民當(dāng)時給他重大榮譽(yù) 當(dāng)時 (dàngshí) 就在那個時刻;馬上 right;immediately;right away;at once 當(dāng)時就簽約雇用你傳衣
謂傳授師法或繼承師業(yè)。 唐 李商隱 《謝書》詩:“自蒙半夜傳衣后,不羨 王祥 得佩刀。” 宋 黃庭堅 《題山谷石牛洞》詩:“司命無心播物,祖師有記傳衣?!?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·何文安公挽聯(lián)》:“再世獲傳衣,最喜緣深堪歷久;三臺期接席,那知望切竟成空?!?范文瀾 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七章三:“ 韓愈 一派,詩當(dāng)時推 李賀 為傳衣人,猶之古文當(dāng)時推 李翱 為傳衣人?!保鄥⒁姟?傳衣鉢 ”。
正是
(1).就是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品藻》:“ 桓 曰:‘第一流復(fù)是誰?’ 劉 曰:‘正是我輩耳!’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九:“前日分散之后,我問鄰人,説是外婆家接去,想正是 馮 家了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倉皇中他看清了一個,正是 張阿新 ?!?/p>
(2).恰是。 唐 溫庭筠 《楊柳枝》詞之一:“正是玉人腸絶處,一渠春水赤欄橋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今朝正是箇成婚日。” 巴金 《滅亡》第十八章:“正是黃昏時候,天色漸漸陰沉起來?!?/p>
(3).確實(shí)是。對客觀存在的真實(shí)性表示肯定。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單刀會》第四折:“又不比九重龍鳳闕,可正是千丈虎狼穴?!?洪深 《趙閻王》第一幕:“這城內(nèi)便有萬千居民,正是人煙稠密,市場熱鬧?!?/p>
(4).確實(shí)是。用于表示同意別人意見時加重語氣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:“ 衛(wèi)先生 道:‘近來的選事益發(fā)壞了!’ 隨先生 道:‘正是。前科我兩人該選一部,振作一番。’” 洪深 《香稻米》第二幕:“正是,我們怎么都發(fā)昏了!還不快些攙扶 雙喜 到里面去。”
(5).應(yīng)諾之詞。猶言好的?!抖膛陌阁@奇》卷九:“ 龍香 對媒婆道:‘老娘你先進(jìn)去,我在門外張一張罷。’媒婆道:‘正是。’”
(6).舊小說、戲曲里的套語。目的在于引出詩詞、熟語?!毒┍就ㄋ仔≌f·碾玉觀音》:“正是:麥穗兩歧,農(nóng)人難辨。” 元 鄭廷玉 《看錢奴》第一折:“正是:虧心折盡平生福,行短天教一世貧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一:“正是:福無雙至猶難信,禍不單行果是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