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風流多處,一點梅心,相映遠,約略顰輕笑淺
出自宋代李元膺《洞仙歌·雪云散盡》:
一年春物,惟梅柳間意味最深。
至鶯花爛漫時,則春已衰遲,使人無復新意。
予作《洞仙歌》,使探春者歌之,無后時之悔。
雪云散盡,放曉晴池院。
楊柳于人便青眼。
更風流多處,一點梅心,相映遠,約略顰輕笑淺。
。
一年春好處,不在濃芳,小艷疏香最嬌軟。
到清明時候,百紫千紅,花正亂,已失春風一半。
早占取韶光共追游,但莫管春寒,醉紅自暖。
注釋參考
風流
風流 (fēngliú) 風采特異,業(yè)績突出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 數(shù)風流人物,還看今朝 才華出眾,自成一派,不拘泥于禮教 talented in letters and unconventional in life style 是真名士自風流 放蕩不羈 dissolute;loose 如此風流,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具有se{1|1}情特點或se{1|1}情上得到滿足 romantic 風流小說 風俗教化 custom and culture 風流篤厚,禁罔疏闊?!稘h書·刑法志》 遺風,流風余韻 custom handed down from the past 舞榭歌臺,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?!巍?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 風度;儀表 demeanor;bearing 搖落深知宋玉悲,風流儒雅亦吾師?!?唐· 杜甫《詠懷古跡》 風韻,多指好儀態(tài) charm [黛玉]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,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(tài)度,便知他有不足之癥。——《紅樓夢》一點
一點 (yīdiǎn) 漢字的一種筆畫。常指書畫中的點畫 point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數(shù)量 a little;a bit 做一點事 一方面,一部分 side 抓住一點,不及其余 一小時 a hour 下午一點梅心
梅花的苞蕾。 唐 元稹 《寄浙西李大夫》詩之一:“柳眼梅心漸欲春,白頭西望憶何人?” 宋 李清照 《孤雁兒》詞:“笛聲三弄,梅心驚破,多少春情意?!?/p>
相映
互相映襯。 唐 韓愈 《東都遇春》詩:“行逢二三月,九州花相映?!?宋 劉敞 《睡起》詩:“水木淡相映,庭戶清無喧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贈吳顯道》詩:“朱顏日夜不如故,深感杏花相映紅?!?/p>
約略
約略 (yuēlüè) 大概;大略 roughly;approximate 約略估計輕笑
輕蔑譏笑?!缎绿茣じ吖虃鳌罚骸叭痪迷谏⑽唬瑪?shù)為儕類輕笑。”
李元膺名句,洞仙歌·雪云散盡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