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不求甚解,褐不求常完
出自宋代吳泳《九日閒居讀陶詩有懷》:
虬龍能負熊,行雨云霄間。
{嫠去女加牛}牛不執(zhí)鼠,野性長在山。
才者常苦勞,拙者常得閒。
靜中閱物理,役役會有遷。
所以陶徵君,猛歇名利關。
書不求甚解,褐不求常完。
是中有真意,此外無戚顏。
懷哉千載人,卷書一長嘆。
注釋參考
不求甚解
不求甚解 (bùqiú-shènjiě) 原指讀書只求理解精,不著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釋,無貶義 do not seek to understand things thoroughly;have but little knowledge (understanding) of 好讀書,不求甚解。——晉·陶淵明《五柳先生傳》 現(xiàn)多指學習不認真,不求深入理解;也指了解情況不深入 成語解釋甚:很,極。只求知道個大概,不求徹底了解。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、不深入。不求甚解出處晉·陶潛《五柳先生傳》:“不慕利,好讀書,不求甚解,每有會意,欣然忘食。”使用例句這人小的時候,諸事顢顢頇頇,不求甚解。吳泳名句,九日閒居讀陶詩有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小金樂選商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