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彭龜年《挽陳迪功》:
一念超然與世違,新蔬翦雨自甘肥。
只因墮雁能忘味,不使驚鷗尚見機。
有子明經(jīng)那不壽,如公積善未應(yīng)非。
從教天定知何似,果見賢孫擢第歸。
注釋參考
子明
(1).桑樹的別名。傳說 三國 吳 孫權(quán) 時, 永康縣 有人入山,遇一大龜,即束之而歸?!耙共?越里 ,纜舟於大桑樹。宵中,樹忽呼龜曰:‘勞乎 元緒 ,奚事爾耶?’龜曰:‘我被拘繫,方見烹臛,雖然盡南山之樵,不能潰我。’樹曰:‘ 諸葛元遜 博識,必致相苦,令求如我之徒,計從安得?’龜曰:‘ 子明 無多辭,禍將及爾?!瘶浼哦??!币?南朝 宋 劉敬叔 《異苑》卷三。
(2).傳說中的仙人。 陵陽 子明 好釣魚,于 旋溪 釣得白龍,拜而放之。后得白魚,腹中有書,教以服食之法。 子明 食之而成仙。見 漢 劉向 《列仙傳·陵陽子明》。 唐 李白 《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》詩:“愿隨 子明 去,鍊火燒金丹?!?/p>
(3).水銀的別名。 唐 梅彪 《石藥爾雅·釋諸藥隱名·水銀》:“水銀,一名汞,一名鉛精……一名子明?!?/p>
積善
積善 (jīshàn) 長期做好事;積德 accumulate merits 積善之家未應(yīng)
(1).猶不須。 宋 王安石 《評定試卷》詩:“疑有高鴻在寥廓,未應(yīng)回首顧張羅?!?宋 陸游 《遣興》詩:“老去可憐風(fēng)味在,未應(yīng)山?;鞚O樵?!?/p>
(2).猶不算;不是。 唐 李白 《梁園吟》:“ 東山 高臥時起來,欲濟蒼生未應(yīng)晚。” 宋 張綱 《臨江仙》詞:“年方強仕未應(yīng)遲。高風(fēng)輕借便,一鶚看橫飛?!?/p>
(3).猶不曾。 唐 李白 《關(guān)山月》詩:“戍客望邊色,思歸多苦顏,高樓當此夜,嘆息未應(yīng)閑?!?唐 王維 《聽宮鶯》詩:“游子未應(yīng)返,為此始思鄉(xiāng)。” 宋 蔡伸 《念奴嬌》詞:“云浪鱗鱗,蘭舟泛泛,共載一輪月。五湖當日,未應(yīng)此段奇絶。”
(4).不應(yīng)當。 明 劉基 《旅興》詩之二四:“晨興步庭除,足弱幾不持;論年未應(yīng)爾,胡為遽如斯?”
彭龜年名句,挽陳迪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