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紹曇《偈頌一百零四首》:
南山燦燦,白石爛爛。
覿當(dāng)面機(jī),瞎人天眼。
拄杖子,聞如是語(yǔ),從定而起,向香積世界,乳竇峰前。
轉(zhuǎn){1|1}法{1*1}輪,摶香飯。
聽(tīng)之雙耳聾,嗅之舌頭爛。
何似楊岐栗棘蓬,秦時(shí){左車(chē)右度}轢鑽。
啞,仁義盡從貧處斷。
注釋參考
仁義
仁義 (rényì) 寬厚正直 kindheartedness and justice 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。——《韓非子·五蠹》 仁義之舉 〈方〉∶性情溫順,通達(dá)事理 gentle處斷
處理決斷。《晉書(shū)·王渾傳》:“ 渾 不尚刑名,處斷明允。”《隋書(shū)·斛斯政傳》:“于時(shí)外事四夷,軍國(guó)多務(wù), 政 處斷辯速,稱(chēng)為干理。” 鄭觀(guān)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傳教》:“遇有事故,仍依華例懲辦。既係 中國(guó) 人民,不得因入教遂分輕重,飭令地方官公平處斷?!?/p>
釋紹曇名句,偈頌一百零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