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全唐詩:卷540-61
哀箏問答
問:《哀箏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哀箏的作者是李商隱
問:哀箏是哪個(gè)朝代的詩文?
答:哀箏是唐代的作品
問:哀箏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律
問:延頸全同鶴,柔腸素怯猿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延頸全同鶴,柔腸素怯猿 出自 唐代李商隱的《哀箏》
問:延頸全同鶴,柔腸素怯猿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延頸全同鶴,柔腸素怯猿 的下一句是 湘波無限淚,蜀魄有余冤。
問:出自李商隱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李商隱名句大全
- 玉樓春艷冶風(fēng)情天與措。清瘦肌膚冰雪妒。百年心事一宵同,愁聽雞聲窗外度。信阻青禽云雨暮。海月空驚人兩處。強(qiáng)將離恨倚江樓,江水不能流恨去。
- 趙有翼招同社同游次韻總道無情卻有情,撩人幽事不勝清。擬同搔仆從長吉,不遣橘奴覓李衡。四山濃淡要題品,百卉后先宜按行。登覽不憂風(fēng)雨迫,揮戈須駐日西傾。
- 次韻吳厚秀才見贈三首久欲歸田計(jì)未成,羨君負(fù)郭足為生。躬耕不用千鍾祿,高臥誰知萬里征。已覺安閑真樂事,可憐辛苦盡浮名。隱居便作江南計(jì),為覓佳山早寄聲。
-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紅爐厄夏景,團(tuán)扇悲秋涼。來鴻已遵渚,去燕亦辭梁。冰蠶懷凍藪,火鼠安炎鄉(xiāng)。曲士漫談道,夏蟲豈知霜。物化何時(shí)休,嘆息此路長。
- 秋意古鐸搖風(fēng)語夜涼,露漙莎徑咽寒螀。更長展轉(zhuǎn)難成寐,擬問希夷覓睡方。
- 送暕上人游春獨(dú)將支遁去,欲往戴颙家。晴野人臨水,春山樹發(fā)花。
- 念良游/滿江紅山繚平湖,寒飆揚(yáng)、六英粉泊。清鏡曉、倚巖琪樹,撓云朱閣。窈窕繒窗褰翠募,尊前浩齒歌梅落。信醉鄉(xiāng)、絕境待名流,供行樂。時(shí)易失,今猶昨。歡莫再,情何薄。扁舟幸不系,會尋佳約。想見徘徊華表下,個(gè)身似是遼東鶴。訪舊游、人與物俱非,空城郭。
- 永王東巡歌·其二三川北虜亂如麻,四海南奔似永嘉。但用東山謝安石,為君談笑凈胡沙。
- 鄭少融尚書初除端殿,以書見及,賦詩為賀敬老尊賢大政初,速郵響動(dòng)報(bào)新除。即從光范開門館,先向文明直殿廬。后日沙堤新宰相,當(dāng)年革履舊尚書。鋒車若向吳中路,應(yīng)記南山有荷鋤。
- 村樂敲冰汲淥洪茶鼎,撼雪梯薪給地爐。圃有麥苗畦有菜,更於何地享膏腴。
- 莫向揚(yáng)州唱竹西,枯桑海水自相知——— 何夢桂寄和竹所叔攝慈溪稅官二首
- 魚長如人水滿眼,桑柘死盡生芙蕖。——— 王安石塞翁行
- 從來名下無虛士,今見朝端第一人——— 虞儔林正甫察院出示送劉德修都運(yùn)殿院詩并德修和
- 追思五紀(jì)詞場舊,何日逢迎更盍簪——— 蘇頌次韻韓康公和曾令綽范景仁喜五弟改知汝海見
- 半白不羞垂領(lǐng)發(fā),軟紅猶戀屬車塵。——— 蘇軾次韻蔣穎叔錢穆父従駕景靈宮二首
- 自從真籍除,棄置勿復(fù)論——— 元稹酬東川李相公十六韻(次用本韻)
- 到水不數(shù)尺,積共庭樹齊——— 李商隱井泥四十韻
- 行腳漢奔南走北似信不信,老臊胡游梁歷魏似有似無——— 釋祖先偈頌四十二首
- 借問流鶯與飛蝶,更知何處有幽花。——— 劉言史尋花
- 函犀恒七屬——— 庾信同盧記室從軍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