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章鑒《杭山八景》:
內(nèi)史名題古釣臺,高風(fēng)凜凜勢崔嵬。
晚煙楊柳垂青縷,春雨桃花點綠苔。
百尺絲綸波蕩漾,一宗詩派水瀠洄。
何時來借閒燈覽,滌盡塵襟萬斛埃。
注釋參考
百尺
(1).十丈。喻高、長或深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 龍門 之桐,高百尺而無枝?!?晉 左思 《詠史》之二:“以彼徑寸莖,蔭此百尺條?!薄段倪x·鮑照<苦熱行>》:“丹蛇踰百尺,玄蜂盈十圍。” 李善 注:“百尺、十圍,言其長大也?!?宋 蘇軾 《惠州李氏潛珍閣銘》:“眩古潭之百尺,涵萬象於瑤琨?!?/p>
(2).桅桿?!段倪x·木華<海賦>》:“於是候勁風(fēng),揭百尺,維長綃,掛帆席。” 李善 注:“百尺,帆檣也?!?/p>
絲綸
(1).《禮記·緇衣》:“王言如絲,其出如綸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王言初出,微細(xì)如絲,及其出行於外,言更漸大,如似綸也。”后因稱帝王詔書為“絲綸”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詔策》:“《記》稱絲綸,所以應(yīng)接羣后。” 唐 楊炯 《為劉少傅謝敕書慰勞表》:“虔奉絲綸,躬親政事?!?明 徐復(fù)祚 《投梭記·折齒》:“奉絲綸來報里閻,訪賢才作楫濟(jì)艱。”
(2).釣絲。 唐 無名氏 《漁父》詞:“料理絲綸欲放船,江頭明月向人圓?!?宋 張先 《滿庭芳》詞:“金鉤細(xì),絲綸慢捲,牽動一潭星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官媒議婚》:“笑滿船空載明月,下絲綸不愁無處。” 胡惠生 《贈王亦梅》詩:“ 西湖 風(fēng)景好,何日理絲綸?!?/p>
(3).即絲。粗于絲者為綸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車渠椀賦》:“緼絲綸以肆采,藻繁布以相追。”
波蕩
波蕩 (bōdàng) 水波搖蕩。比喻動蕩、不穩(wěn)定 heave;surge一宗
(1).一個宗族。亦謂同族,同姓。《漢書·吳王劉濞傳》:“天下一宗,死 長安 即葬 長安 ,何必來葬!” 顏師古 注:“猶言同姓共為一家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規(guī)箴》:“卿一宗在朝有幾人, 陸 ( 陸凱 )曰:二相,五侯,將軍十餘人?!薄缎绿茣ぷ谑覀髻潯罚骸敖▏蛔冢锌だ傩铡!?/p>
(2).表數(shù)量。一樁;一件。 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十六:“ 浹 ( 何浹 )索紙萬幅以答款,府司以數(shù)百幅給之,乃一紙書一宗?!薄都t樓夢》第八八回:“頭一宗,他當(dāng)家沒有空兒?!?趙樹理 《小二黑結(jié)婚》:“你一宗,他一宗,從晌午說到太陽落?!?/p>
(3).表數(shù)量。文卷一夾或一冊。 元 無名氏 《硃砂擔(dān)》第三折:“這一宗是何文卷?” 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釋言》:“凡事有始終期限曰一成,或曰一終。今公牘轉(zhuǎn)作一宗,通俗轉(zhuǎn)作一樁,皆終字也?!?/p>
(4).表數(shù)量。一批?!度龂萘x》第六八回:“ 呂蒙 箭盡,正慌間,忽對 江 一宗船到?!?/p>
(5).表數(shù)量。一片,一塊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二回:“我圩里那一宗田,你替我賣給那人罷了?!?/p>
詩派
(1).研究《詩經(jīng)》的流派。 宋 程大昌 《考古編·詩論六》:“然終 西都 之世, 魯 派之盛,如 王臧 、 孔安國 、 王式 、 韋賢 、 賢 子 元成 ,嘗皆以《詩》顯名,為世所宗, 轅 韓 之學(xué)絶不能抗,則 漢 世詩派,大抵皆自 況 ( 荀況 )出也?!?/p>
(2).詩人的流派。始于 宋 人“江西詩派”。 宋 呂本中 作《江西詩社宗派圖》,又有《江西詩派詩集》的編刊。 宋 劉克莊 有《江西詩派小序》。 清 李調(diào)元 《詩人主客圖序》:“ 唐 張為 撰《詩人主客圖》一卷,所謂主者, 白居易 、 孟云卿 、 李益 、 鮑溶 、 孟郊 、 武元衡 ,皆有標(biāo)目。餘有升堂、入室、及門之殊,皆所謂客也。 宋 人詩派之説實本於此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補(bǔ)遺》卷十:“吾鄉(xiāng) 厲太鴻 與 沉歸愚 ,同在浙江志舘,而詩派不合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