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簡殘編已可披,排簽插架有馀師
出自宋代周必大《寄題龍泉李氏萬卷堂》:
斷簡殘編已可披,排簽插架有馀師。
五三載籍多為貴,九百虞初小不遺。
潤屋殊非阿堵物,傳家自是寧馨兒。
老來鉛槧心猶在,每憶讎書館殿時(shí)。
注釋參考
斷簡殘編
斷簡殘編 (duànjiǎn-cánbiān) 見“斷編殘簡” broken chapters and paragraphs 成語解釋簡: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;編:穿簡的細(xì)長皮條。指殘缺不全的書籍。斷簡殘編出處北周·庚信《謝滕王集序啟》:“某本乏財(cái)用,無多作述……至如殘編落簡,并入塵埃;赤軸青箱,多從灰燼。使用例句斷簡殘編中雖有一二歌訣,亦不祥其說。排簽
并立的竹簽。 唐 韓愈 《苦寒》詩:“將持匕箸食,觸指如排籤。” 宋 范成大 《良鄉(xiāng)》詩:“新寒凍指如排籤,村酒雖酸未可嫌?!?/p>
插架
插架 (chājià) 圖書館將書刊放于藏書架上 on the shelf 插架的外文書有609部周必大名句,寄題龍泉李氏萬卷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