拂席流鶯醉,鳴鞭駿馬肥
出自唐代韓翃《送張丞歸使幕(一作張繼詩)》:
獨(dú)受主恩歸,當(dāng)朝似者稀。
玉壺分御酒,金殿賜春衣。
拂席流鶯醉,鳴鞭駿馬肥。
滿臺簪白筆,捧手戀清暉。
注釋參考
拂席
拂拭坐席。表示尊敬。《戰(zhàn)國策·燕策三》:“ 田光 曰:‘敬奉教?!嗽煅伞L庸蚨暧?,卻行為道,跪而拂席。” 唐 韓愈 《山石》詩:“鋪牀拂席置羹飯,疎糲亦足飽我飢?!薄杜f唐書·文苑傳下·王維》:“ 維 以詩名盛於 開元 、 天寶 間,昆仲宦游兩都,凡諸王駙馬豪右貴勢之門,無不拂席迎之?!?/p>
流鶯
1、亦作“ 流鸎 ”。即鶯。流,謂其鳴聲婉轉(zhuǎn)。
南朝 梁 沉約 《八詠詩·會圃臨東風(fēng)》:“舞春雪,襍流鶯?!?
宋 晏殊 《酒泉子》詞:“春色初來,徧拆紅芳千萬樹,流鸎粉蝶鬭翻飛。”
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冰壺重會》:“春晝?nèi)者t遲,朝罷身無事,流鶯百囀度高枝,不覺添詩思?!?
清 龔自珍 《高陽臺》詞:“問春人,知否園亭,啼徧流鶯?!?/p> 2、流鶯還有一層隱晦的含意,就是無固定場所在街頭拉客的妓女。
鳴鞭
(1) [whip]∶抖動鞭子出聲
鳴鞭走馬
(2) [(of ancient times' honour guard) whip to keep silent]∶古代皇帝儀仗中的一種,鞭形,振動時發(fā)出響聲,叫人肅靜。也叫“靜鞭”
詳細(xì)解釋(1).謂揮鞭。揮鞭策馬,動則有聲,故稱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陳思王白馬篇》:“白馬騂角弓,鳴鞭乘北風(fēng)?!薄端问贰っ乡顐鳌罚骸?江陵 所恃三海,不知沮洳有變?yōu)樯L镎?,敵一鳴鞭,即至城外?!?孫犁 《秀露集·鄉(xiāng)里舊聞》:“他從來也不像那些粗劣的馭手,隨便鳴鞭、吆喝,以至虐待折磨牲畜?!?/p>
(2).指揮鞭打人。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答徐懋庸并關(guān)于抗日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問題》:“擺出奴隸總管的架子,以鳴鞭為唯一的業(yè)績?!?/p>
(3).古代皇帝儀仗中的一種,鞭形,揮動發(fā)出響聲,使人肅靜,故又稱靜鞭。 唐 鄭嵎 《津陽門》詩:“鳴鞭后騎何躞蹀,宮妝襟袖皆仙姿。”《宋史·儀衛(wèi)志二》:“上皇日常朝殿,差御龍直四十三人,執(zhí)仗排立,并設(shè)繖扇,鳴鞭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丹陛陳情》:“每日間親隨車駕,只聽鳴鞭,去螭頭上拜跪?!?/p>
駿馬
駿馬 (jùnmǎ) 駿足。即良馬;跑得快的好馬 fine horse韓翃名句,送張丞歸使幕(一作張繼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金牌射擊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