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來德聲,于昭神妥
出自宋代佚名《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》:
沆碣白藏,順成萬實。
有來德聲,于昭神妥。
露華晨晞,飚馭聿還。
介我嗣幾,澤均幅員。
注釋參考
有來
用于 元 代由蒙文直譯成漢語的公牘等。表示語句結(jié)束?!对厥贰肪硪唬骸?孛端察兒 在時,將他做兒,祭祀時同祭祀有來?!?李文田 注:“有來者,結(jié)束之詞,今京師有此語?!薄对湔隆ば滩慷ぴ斪棥罚骸吧下防镌O(shè)兩員推官,中路里設(shè)一員推官,委付呵,怎生奏呵, 世祖 皇旨有來?!?/p>
德聲
(1).仁德的聲譽(yù)。古代多用以稱頌官吏治政?!段倪x·曹植<又贈丁儀王粲>詩》:“君子在末位,不能歌德聲。” 李善 注:“德聲,謂 太祖 令德之聲也。”《隋書·百官志下》:“又有特進(jìn)、左右光祿大夫……并為散官,以加文武官之德聲者,并不理事?!?宋 葉適 《修職郎吳君墓志銘》:“攝 大冶縣 ,慕其德聲,不言而化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武虛谷》:“﹝ 武虛谷 ﹞任 山東 博山縣 縣令,有德聲?!?/p>
(2).指美好的聲譽(yù)。 晉 張華 《勵志詩》之七:“勉爾含弘,以隆德聲?!?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yi{1-1}解·釋僧鍾》:“帝以 鐘 有德聲,敕令酬對,往復(fù)移時,言無失厝。”
(3).合乎仁德的言談。 唐 韓愈 《祭穆員外文》:“誨余以義,復(fù)我以誠。終日以語,無非德聲?!?/p>
佚名名句,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