侵天圍棘孤吟夜,且著紅爐為暖愁
出自宋代程公許《又省闈鎖宿十月三日夜月獨(dú)酌》:
霜月鋪角滟瓦溝,憶曾盡醉作中秋。
侵天圍棘孤吟夜,且著紅爐為暖愁。
注釋參考
侵天
逼近云天。極言其高。 唐 韓愈 《游城南·風(fēng)折花枝》詩(shī):“浮艷侵天難就看,清香撲地只遙聞。”《警世通言·樂小舍棄生覓偶》:“看潮人成羣作隊(duì),不待中秋,相隨相趁,盡往江邊游戲。沙灘畔,遠(yuǎn)望潮頭,不覺侵天浪起?!?/p>
孤吟
獨(dú)自吟詠。 唐 韓愈 《感春》詩(shī)之二:“孤吟屢闋莫與和,寸恨至短誰能裁。” 唐 鄭巢 《泊靈溪館》詩(shī):“孤吟疏雨絶,荒館亂峯前。” 宋 楊萬里 《夜雨》詩(shī):“寒夜耿難曉,孤吟悄無儕?!?/p>
紅爐
(1).燒得很旺的火爐。 唐 杜甫 《湖城東遇孟云卿復(fù)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?yàn)樽砀琛罚骸罢帐壹t爐促曙光,縈窗素月垂文練?!?唐 鮑君徽 《惜花吟》:“鶯歌蝶舞韶光長(zhǎng),紅爐煑茗松花香?!毙┲覆锠t。 唐 呂巖 《七言》詩(shī)之三六:“紅爐迸濺煉金英,一點(diǎn)靈珠透室明?!贝酥傅澜虩挼t。 明 李贄 《觀音問》:“若我則又貪生怕死之尤者,雖死后猶怕焚化,故特地為塔屋於 龍湖 之上,敢以未死之身自入於紅爐乎?”此指焚尸爐。
(2).今亦指打鐵爐。
程公許名句,又省闈鎖宿十月三日夜月獨(dú)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