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淳《訓兒童兒首弟子》:
洙泗三千眾,何人得正傳。
省身有曾子,克己獨顏淵。
注釋參考
洙泗
洙水 和 泗水 。古時二水自今 山東省 泗水縣 北合流而下,至 曲阜 北,又分為二水, 洙水 在北, 泗水 在南。 春秋 時屬 魯國 地。 孔子 在 洙 泗 之間聚徒講學?!抖Y記·檀弓上》:“吾與女事夫子於 洙 泗 之間。”后因以“洙泗”代稱 孔子 及儒家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齊竟陵文宣王行狀》:“弘 洙 泗 之風,闡 迦維 之化?!?唐 盧象 《贈廣川馬先生》詩:“人歸 洙 泗 學,歌盛舞雩風?!?宋 葉適 《宋廄父墓志銘》:“余嘗考次 洙 泗 之門,不學而任材者, 求 也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構(gòu)釁》:“接 洙 泗 之淵源,擬荷千秋之擔?!?清 譚嗣同 《仁學》一:“其在上者,亦莫不極崇 宋 儒,號為 洙 泗 之正傳。”
三千
(1).《書·呂刑》:“墨罰之屬千,劓罰之屬千,剕罰之屬五百,宮罰之屬三百,大辟之罰二百。五刑之屬三千。”后因以“三千”指古代所有的刑罰?!度龂尽の褐尽り惾簜鳌罚骸胺蛉е畬?,雖未可悉復,若斯數(shù)者,時之所患,宜先施用?!薄稌x書·謝尚傳》:“夫無后之罪,三千所不過?!薄赌鲜贰た琢罩畟鳌罚骸叭羧徐妒迨?,必有踴貴之尤,此五帝不相循法,肉刑不可悉復者也?!?/p>
(2).泛言數(shù)目之多。 三國 魏 陳琳 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長城何連連,連連三千里?!?唐 李白 《秋浦歌》之十五:“白髮三千丈,緣愁似箇長?!?/p>
(3).指三千大千世界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與諸道人辨宗論》:“三世長於百年,三千廣於 赤縣 ;四部多於戶口,七寶妙於石沙?!?/p>
得正
謂得正道?!抖Y記·檀弓上》:“吾何求哉?吾得正而斃焉,斯已矣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吾今更何求焉,唯求正道易換其簀而即仆焉?!?/p>
陳淳名句,訓兒童兒首弟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