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閨彥,尚憶西清接武
出自元代盧摯《摸魚子 奉題雪樓先生鄂憲公館歲寒亭詩卷 雪》:
為君歌歲寒亭子,無煩洲畔鸚鵡。
江山勝概風(fēng)霜地,要近魯東家住。
丘壑趣。
應(yīng)素愛、昂霄老柏孤松樹。
登高作賦。
想白云陽春,碧云日暮,別有倚樓處。
金閨彥,尚憶西清接武。
年來喬木如許。
團(tuán)茅時(shí)復(fù)羲皇上,我醉欲眠卿去。
歌欲舉。
還自悟君亭,琢就瓊瑤句。
疏齋試與。
倩倚竹佳人,湘弦赴節(jié)。
涼滿北窗雨。
注釋參考
金閨彥
指朝廷杰出的才士。語出 南朝 梁 江淹 《別賦》:“ 金閨 之諸彥,蘭臺(tái)之羣英?!?明 孟稱舜 《嬌紅記·會(huì)嬌》:“ 金閨 彥,聯(lián)翩占住,小生平昔依慕?!?/p>
西清
(1).西廂清凈之處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<上林賦>》:“青龍蚴蟉於東葙,象輿婉僤於西清。” 郭璞 注引 張揖 曰:“西清者,葙中清浄處也。”后指帝王宮內(nèi)游宴之處。 宋 徐鉉 《茱萸》詩:“長和菊花酒,高宴奉西清?!?/p>
(2). 清 代宮廷內(nèi)南書房。 清 趙翼 《辰州吊諸桐嶼》詩:“我來東道誰為主,君在西清最有聲。”
接武
(1).步履相接。謂小步前進(jìn)?!抖Y記·曲禮上》:“堂上接武,堂下布武?!?鄭玄 注:“武,跡也。亦相接,謂每移足半躡之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哄丁》:“楹鼓逢逢將曙天,諸生接武 杏壇 前?!?/p>
(2).步履相接。指舞步相接。《楚辭·大招》:“二八接武,投詩賦只?!?朱熹 集注:“接,連也。武,跡也?!?/p>
(3).步履相接。形容人多擁擠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崇教》:“是以遐覽淵博者,曠代而時(shí)有;面墻之徒,比肩而接武也?!薄段簳だ钪C傳》:“異人相趨于絳闕,鴻生接武于儒館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忤時(shí)》:“當(dāng)今朝號(hào)得人,國稱多士。 蓬山 之下,良直差肩;蕓閣之中,英奇接武?!薄督鹗贰ご蘖鳌罚骸爱?dāng)時(shí)冒進(jìn)之徒,爭(zhēng)援 劉 齊 故事以冀非分者,比肩接武?!?/p>
(4).步履相接。形容親近;接近。 唐 權(quán)德輿 《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并同鍾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(zèng)》詩:“外庭時(shí)接武,廣陌更連鑣。” 宋 司馬光 《與呂晦叔簡(jiǎn)》:“自 晦叔 入都,及得共事,每與僚寀行坐不相離,未嘗得伸悃愊,雖日夕接武,猶隔闊千里也?!?/p>
(5).步履相接。前后相接;繼承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物色》:“古來辭人,異代接武,莫不參伍以相變,因革以為功。”《新唐書·上官儀傳》:“御史供奉赤墀下,接武夔龍,簉羽鵷鷺,豈 雍州 判佐比乎?” 馬宗霍 《書林藻鑒》:“ 唐 代書家之盛,不減于 晉 ,因由接武六朝,家傳世習(xí),自易為工。”
盧摯名句,摸魚子 奉題雪樓先生鄂憲公館歲寒亭詩卷 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