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豈不需藁一束,人豈不取一匙粥
出自宋代方回《題譯學(xué)張?zhí)崤e乃尊開封府尹張彥亨所藏郭熙盤》:
車轣轆,牛觳觫。
積雪皚皚,飛雪蔌蔌。
前車上嶺后車?yán)m(xù),老牛服箱顧寒犢。
高雪彌山,低雪滿谷。
戴笠執(zhí)鞭,凍腰跼油。
畫師畫此何年事,關(guān)塞遠(yuǎn)征挽芻粟。
莫道牛疲項(xiàng)領(lǐng)禿,人疲于牛痛欲哭。
峻嶺之下舊村落,蕭酒人煙知幾簇。
莫道餉車過門外,門內(nèi)田家眠正熟。
百車千車過不已,敲門乞索何時足。
牛豈不需藁一束,人豈不取一匙粥。
雞犬不可保,妻子或竄伏。
畫中水閣爾整齊,焉知不是逃亡屋。
我聞造化心至公,人間乃有兩般風(fēng)。
庶民雌風(fēng)扇臭穢,何獨(dú)楚王之風(fēng)雄。
天地山川同一雪,眼見雪同心各別。
梁園才子簡欲授,栘監(jiān)老臣?xì)肿札m。
貧人閉戶洛陽臥,壯士銜枚蔡州滅。
紅爐錦帳羔酒斟,豈識盤車圖中意愁絕。
春日陌上花,同遨擲果車,不爾鰥翁嫠婦對花成咨嗟。
秋夜樓上月,同醉生塵襪,不爾羈臣逐客對月翻凄咽。
鳴呼身在雪嶺盤車圖,還知世有子猷訪戴無。
注釋參考
豈不
豈不 (qǐbù) 難道不…?怎么不…? wouldn’t it result in 豈不容易?一束
(1).數(shù)量詞。猶言一梱,一扎?!对姟ば⊙拧ぐ遵x》:“生芻一束,其人如玉?!?唐 杜甫 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》詩:“久客多枉友朋書,素書一月凡一束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五回:“那大主考便打開那一束備中的卷子。” 柔石 《摧殘》:“沒有辦法了,米一粒也沒有了,柴一束也沒有了?!?/p>
(2).數(shù)量詞。古以帛五匹為“一束”?!抖Y記·雜記下》:“納幣一束,束五兩,兩五尋。” 鄭玄 注:“十個為束,貴成數(shù),兩兩者合其卷,是謂五兩。八尺曰尋,五兩五尋,則每卷二丈也,合之則四十尺,今謂之匹。”《漢書·梅福傳》:“言可采取者,秩以升斗之祿,賜以一束之帛。”參見“ 束帛 ”。
(3).數(shù)量詞。箭十二支?!痘茨献印镎撚?xùn)》:“ 齊 桓公 將欲征伐,甲兵不足,令有重罪者,出犀甲一戟;有輕罪者,贖以金分;訟而不勝者,出一束箭。” 高誘 注:“箭十二為束也?!?/p>
(4).指笙管之類的樂器。因用若干根竹管和一根總吹氣管制成,故稱。 唐 薛能 《贈歡娘》詩:“一束龍吟細(xì)竹枝,青娥擎在手中吹。” 唐 王轂 《吹笙引》:“水泉迸瀉急相續(xù),一束宮商裂寒玉?!?/p>
不取
不贊成;不采取。《漢書·文帝紀(jì)》:“今不選舉焉,而曰必子,人其以朕為忘賢有德者,而專於子,非所以憂天下也。朕甚不取?!?顏師古 注:“不取,猶言不用此為善也?!?明 何景明 《擬與藩司論救荒書》:“竊於執(zhí)事有不取焉?!?茅盾 《子夜》五:“如果這大規(guī)模計(jì)劃本身是建筑在空虛的又一大規(guī)模計(jì)劃上,那也是他所不取的?!?/p>
方回名句,題譯學(xué)張?zhí)崤e乃尊開封府尹張彥亨所藏郭熙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迷失尸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