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石《聽水琴》:
本自無弦奏凱風(fēng),水流空洞作丁東。
虀鹽老向伊耆氏,何必聞韶肉味中。
注釋參考
虀鹽
(1).腌菜和鹽。借指素食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(xiàn)三·楊斛山先生》:“ 三原 馬谿田 光祿生日,聲伎滿堂,聞公至,急揮去,設(shè)虀鹽相對(duì)而已。” 清 曹寅 《鰣魚》詩:“三月虀鹽無次第,五湖蝦菜例雷同?!?/p>
(2).指清貧生活。 宋 葉適 《待制湯公挽詞》:“繅藉知良玉,虀鹽是大儒。” 元 無名氏 《凍蘇秦》第一折:“未膺玉帛之求,且度虀鹽之況。”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雜記下·閨秀詩》:“卅載虀鹽甘澹泊,一宵風(fēng)雪了因緣?!?/p>
伊耆氏
(1).古帝號(hào)。即 神農(nóng) ,一說即 帝堯 ?!抖Y記·郊特牲》:“ 伊耆氏 始為蠟?!?鄭玄 注:“ 伊耆氏 ,古天子號(hào)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《明堂》云:‘土鼓、葦籥, 伊耆氏 之樂?!抖Y運(yùn)》云:‘夫禮之初,始諸飲食,蕢桴而土鼓?!惴Q土鼓,則 伊耆氏 , 神農(nóng) 也。以其初為田事,故為蠟祭,以報(bào)天也?!?陸德明 釋文:“耆,巨夷反,或云即 帝堯 也?!币嗍》Q“ 伊耆 ”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祝盟》:“昔 伊耆 始蠟,以祭八神?!?周振甫 注:“ 伊耆 , 神農(nóng)氏 ,為三皇之一?!薄肚迨犯濉ざY志三》:“ 高宗 諭曰:‘大蠟之禮,昉自 伊耆 , 三代 因之,古制夐遠(yuǎn),傳注參錯(cuò)?!?/p>
(2).周代官名。《周禮·秋官·伊耆氏》:“掌國(guó)之大祭祀,共其杖咸,軍旅授有爵者杖,共王之齒杖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各解》:“ 堯 稱 伊耆氏 ,人所知也,《周禮·大司寇》之屬,有‘ 伊耆氏 掌國(guó)之大祭祀,供其杖咸’。則 伊耆氏 又官名也。”亦省稱“ 伊耆 ”?!吨芏Y·秋官·序官》“ 伊耆氏 下士一人,徒二人” 漢 鄭玄 注:“ 伊耆 ,古王者號(hào),始為蠟,以息老物。此主王者之齒杖,后王識(shí) 伊耆氏 之舊德,而以名官與?!?/p>
何必
何必 (hébì)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;there is no need;why 何必去那么早聞韶
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在 齊 聞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,曰:‘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!’”《韶》,傳為 舜 時(shí)的樂名, 孔子 推為盡善盡美。后以“聞韶”謂聽帝王之樂或聽美好樂曲。 唐 崔日用 《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綵縷人勝應(yīng)制》:“宸極此時(shí)飛圣藻,微臣竊抃預(yù)聞《韶》?!?宋 范仲淹 《今樂猶古樂賦》:“聽此笙鏞,曷異聞《韶》之美;顧茲匏土,宛存《擊壤》之風(fēng)?!?傅尃 《次韻答令希見過王仙館中留別》:“載酒有人來問字,傳餐無肉笑聞《韶》。”
李石名句,聽水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