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蔡肇《甘露寺遭火》:
聚墨魔宮殿,毗嵐色{1|1}界天。
劫灰迷狠石,鉛水泫銅仙。
扁榜無佳句,華榱有勝緣。
大江春正碧,白晝島夷船。
注釋參考
劫灰
亦作“刧灰”。亦作“刦灰”。亦作“刼灰”。本謂劫火的馀灰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譯經(jīng)上·竺法蘭》:“昔 漢武 穿 昆明池 底,得黑灰,問 東方朔 。 朔 云:‘不知,可問 西域 胡人?!?法蘭 既至,眾人追以問之, 蘭 云:‘世界終盡,劫火洞燒,此灰是也。’”后因謂戰(zhàn)亂或大火毀壞后的殘跡或灰燼。 宋 陸游 《數(shù)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始見》詩:“陳跡關(guān)心己自悲,劫灰滿眼更增欷?!?明 趙詒琛 《<逸老堂詩話>跋》:“癸丑夏六月,遭亂,所有藏書數(shù)萬卷,一旦盡失,而是書原本亦遭刦灰?!?清 呂留良 《<賴古堂集>序》:“忽焉,天地震蕩,刦灰晝飛,猿鶴蟲沙,蒼黃類化。” 清 金農(nóng) 《褚先生老毀儒服寄贈》詩:“歷盡刧灰人隔世,飈輪輾破fa{1|1}輪升?!?清 黃遵憲 《鐵漢樓歌》:“頽垣敗瓦不可踏,刼灰昏黑堆成隅?!?陳三立 《書感》詩:“八駿西游問刧灰,關(guān)河中斷有餘哀?!?陳毅 《偷渡梅關(guān)》詩:“攀藤附葛君須記,萬載 梅關(guān) 著劫灰?!?/p>
狠石
即很石。形狀如羊的石頭。 宋 蘇軾 《甘露寺》詩序:“寺有石如羊,相傳謂之狠石。云 諸葛孔明 坐其上,與 孫仲謀 論 曹公 也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五·二狠石》:“ 京口 北固山 甘露寺 有狠石, 臨潼 驪山 亦有狠石。”參見“ 很石 ”。
鉛水
比喻晶瑩凝聚的眼淚。 唐 李賀 《金銅仙人辭漢歌》:“空將 漢 月出宮門,憶君清淚如鉛水?!?宋 周密 《水龍吟·白蓮》詞:“擎露盤深,憶君涼夜,暗傾鉛水?!?元 金絅 《踏莎行》詞:“不教 潘 鬢總成霜,也應(yīng)有淚如鉛水。”
銅仙
“ 金銅仙人 ”的省稱?!度o黃圖·建章宮》:“ 神明臺 在 建章宮 中,祀仙人處,上有銅仙舒掌捧銅承云表之露。” 宋 王沂孫 《齊天樂·蟬》詞:“銅仙鉛淚似洗,嘆攜盤去遠,難貯零露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少司空傅夢禎還嵩山》詩:“銅仙露冷春門草,玉女臺荒洞口沙?!?吳翌鳳 注:“ 任昉 《述異記》:‘ 魏明帝 詔宮官西取 漢武帝 捧露盤仙人,欲置前殿,既拆盤,臨行泣下。’” 清 遯廬 《童子軍》第十一出:“不料銅仙欲泣,石馬長哀。”參見“ 金銅仙人 ”。
蔡肇名句,甘露寺遭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