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國去天遠,行程勿滯留,試期催負笈,戰(zhàn)決勝焚舟
出自宋代李昴英《送梁上舍必得大學解試》:
南國去天遠,行程勿滯留,試期催負笈,戰(zhàn)決勝焚舟。
澹墨題金榜,英聲起璧流。
旦評期望久,著力在毫頭。
注釋參考
南國
南國 (nánguó) 祖國的南部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ountry;the South行程
行程 (xíngchéng) 路程;旅程 route or distance of travel滯留
滯留 (zhìliú) 停留不動 defer;detain;hinder;stop;be held up;be detained試期
考試的日期。《宋史·選舉志二》:“二十四年,始定試期并用中秋日, 四川 則用季春,而仲秋類省。”《鏡花緣》第六三回:“當即出示曉諭,一面選了試期?!薄督夥湃請蟆?985.10.24:“試期臨近, 劉叔雅 請 陳寅恪 代擬試題。”
負笈
(1).背著書箱。形容所讀書之多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相刺》:“故玉屑滿篋,不為有寶;誦詩書負笈,不為有道?!?馬非百 注釋:“負笈,背著書箱。這里‘負笈’與‘滿篋’對文,是説所讀的書多得要用所背的書箱來計算?!?/p>
(2).背著書箱。指游學外地。《后漢書·李固傳》“常步行尋師” 李賢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《后漢書》:“ 固 改易姓名,杖策驅驢,負笈追師 三輔 ,學‘五經’,積十餘年?!?唐 白居易 《相和歌辭·短歌行二》:“負笈塵中游,抱書雪前宿?!?孫中山 《中國之革命》:“ 滿清 之昏弱,日益暴露,外患日益亟,士大夫憂時感憤,負笈於 歐 、 美 、 日本 者日眾?!?/p>
決勝
決勝 (juéshèng) 決定勝負 determine the victory 決勝千里之外焚舟
燒毀渡船?!蹲髠鳌の墓辍罚骸?秦伯 伐 晉 ,濟 河 焚舟?!?杜預 注:“示必死也?!薄稌x書·蔡謨傳》:“夫以 白起 、 韓信 、 項籍 之勇,猶發(fā)梁焚舟,背水而陣。”后用以比喻做事下定決心,不顧一切干到底。 唐 李端 《送潘述宏詞下第歸江外》詩:“弈棊知勝偶,射策請焚舟?!?唐 雍陶 《離家后作》詩:“出門便作焚舟計,生不成名死不歸?!?/p>
李昴英名句,送梁上舍必得大學解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冰球碰碰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