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子益《偈頌七十六首》:
行不到處行一步,說不到處道一句。
徑山諸公見義勇為,靈隱師伯拔劍相助。
注釋參考
諸公
(1).眾公卿?!豆騻鳌る[公五年》:“天子八佾,諸公六,諸侯四。諸公者何?諸侯者何?天子三公稱公,王者之后稱公,其餘大國稱侯。” 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禮樂》:“諸公六六為行,諸侯四四為行?!?/p>
(2).諸多年老長者?!妒酚洝ぬ锸辶袀鳌罚骸?叔 為人刻廉自喜,喜游諸公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諸公謂丈人行也?!?/p>
(3).泛稱各位人士。 唐 杜甫 《醉時歌》:“諸公袞袞登臺省,廣文先生官獨冷。” 元 貢師泰 《送江西傅與礪赴廣州教授》詩:“買得 吳 船便欲東,更騎羸馬別諸公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呋兀骸叭幌壬〉苡袀€疑難在此,諸公大家參一參?!?/p>
見義勇為
見義勇為 (jiànyì-yǒngwéi) 意識到是正義之舉就大膽去做 see what is right and have the courage to do it;be ready to take up the cudgets for a just cause;do boldly what is righteous;be zealous in doing what is righteous in seeing it 成語解釋看到正義的事,就勇敢地去做。見義勇為出處《論語·為政》: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?!笔褂美湟娏x勇為真漢子,莫將成敗論英雄。靈隱
(1).山名。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畔,一名 武林 ,又名 靈苑 ,又稱 仙居 。《太平寰宇記》謂 許由 、 葛洪 曾隱于此。山最高處曰 北高峰 ,與 南高峰 號“雙峰插云”,為 西湖 十景之一。山東南有 飛來峰 ,山麓有 靈隱寺 。
(2).指 靈隱寺 。 宋 蘇軾 《游靈隱寺》詩:“溪山處處皆可廬,最愛 靈隱 飛來 孤?!?宋 灌圃耐得翁 《都城紀勝·三教外地》:“凡佛寺自諸大禪剎,如 靈隱 、 光孝 等寺……各不下百數(shù)所?!眳⒁姟?靈隱寺 ”。
師伯
(1).風師、雨伯的并稱。 唐 杜甫 《種萵苣》詩:“雷雨歘奔命,師伯集所使?!?仇兆鰲 注引 揚雄 《河東賦》:“叱風伯於南北兮,呵雨師於東西。”
(2).稱師父之兄。 清 梁章鉅 《稱謂錄·師之兄弟》:“ 魏叔子 師友行輩議,師伯、叔者,俗稱也?!?/p>
(3).稱師父之師兄?!斗馍裱萘x》第四四回:“有 楊戩 接住,拜倒在地,口稱:‘師伯今日駕臨,想是為師叔而來?’”
相助
相助 (xiāngzhù) 互助;協(xié)助 coordinate 友愛相助釋子益名句,偈頌七十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