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虎渡亭觀江浪》:
春風(fēng)鼓大江,孰能度廣狹。
似覺海東濤,頃刻上三硤。
茲辰當(dāng)改火,每歲已衣裌。
豈意九派天,故絮未可匣。
北顧馬當(dāng)磯,西睨鴻宿夾。
雪浪欲沃城,無復(fù)一鳧鴨。
釘纜虞岸裂,閣舫懼崖壓。
天吳政爾驕,水伯詎敢狎。
津亭嘆逝翁,衰鬢側(cè)烏幍。
既昧升天行,亦缺縮地法。
故疇身麥交,田事失鋤鍤。
兒曹豈不思,杳不寄書劄。
意所欲見人,久俟庚復(fù)甲。
音問苦遼緬,貲用迫空乏。
何當(dāng)乘安流,平沙暮篙插。
歸歟招白鷗,盟血尚可歃。
注釋參考
天吳
水神名?!渡胶=?jīng)·海外東經(jīng)》:“ 朝陽之谷 ,神曰 天吳 ,是為 水伯 ?!薄渡胶=?jīng)·大荒東經(jīng)》:“有神人,八首人面,虎身十尾,名曰 天吳 ?!?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 天吳 踴躍於重淵, 王喬 披云而下墜?!?唐 李賀 《浩歌》:“南風(fēng)吹山作平地,帝遣 天吳 移海水?!?清 張之洞 《讀史絕句·白居易》:“海圖題詠見憂思,浪攪 天吳 悔已遲?!?/p>
政爾
正爾;正當(dāng)。政,通“ 正 ”。 宋 辛棄疾 《永遇樂·檢校停云新種杉松戲作》詞:“投老空山,萬松手種,政爾堪嘆。” 宋 楊萬里 《過楊村》詩:“政爾清和還在道,為誰辛苦不歸田?” 宋 陳巖肖 《庚溪詩話》卷下:“ 范蠡 忘名載 西子 , 介推 逃跡累 山樊 。先生政爾無多事,聊把漁竿坐水村?!?/p>
水伯
水神?!渡胶=?jīng)·海外東經(jīng)》:“ 朝陽 之谷,神曰 天吳 ,是為 水伯 ?!?明 宋濂 《風(fēng)門洞碑》詩:“四子爽馳乘四熊,川君水伯扈以從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張漢潮渡漢江》:“信夫,國祚昌熾,水伯得以默然佑護也?!?郭沫若 《殘春及其他·月蝕》:“這時候我也并沒有甚么懷鄉(xiāng)的情趣,但總覺得我們 四川 的山靈水伯遠(yuǎn)遠(yuǎn)在招呼我?!?/p>
詎敢
豈敢;怎敢。 唐 韓愈 《謝自然詩》:“觀者徒傾駭,躑躅詎敢前?!?元 蒲道源 《點絳唇·次杜仲正經(jīng)歷懷古韻》詞:“自笑疏頑,詎敢儕英秀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邱生》:“諒郎君口同百舌,膽如鼷鼠,詎敢作犯法事?”
方回名句,虎渡亭觀江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