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此留余想,超然離俗塵
出自唐代李世民《謁并州大興國寺詩》:
回鑾游福地,極目玩芳晨。
梵鐘交二響,法日轉雙輪。
寶剎遙承露,天花近足春。
未佩蘭猶小,無絲柳尚新。
圓光低月殿,碎影亂風筠。
對此留余想,超然離俗塵。
注釋參考
余想
不盡之思。 宋 蘇軾 《甘露寺》詩:“名高有餘想,事往無留觀。” 宋 孫覿 《七星巖》詩:“一坐牘背書,身落海上村。山川發(fā)餘想,鐘鼓眩昔聞?!?/p>
超然
超然 (chāorán) 超脫世俗 detached 歷史家所必需的超然態(tài)度 悵惘的樣子 distracted 超然不對俗塵
(1).人間。 唐太宗 《謁并州大興國寺》詩:“對此留餘想,超然離俗塵?!?/p>
(2).世俗人的蹤跡。 唐 李頎 《題璿公山池》詩:“此外俗塵都不染,惟餘玄度得相尋。” 宋 司馬光 《邵興宗南園草盛不翦仆過而愛之為詩以贈》:“車馬不甚繁,門前無俗塵?!?清 納蘭性德 《淥水亭雜識》卷一:“ 元功 詩云……市朝甚邇俗塵遠,土產(chǎn)雖少人煙繁?!?/p>
(3).比喻世俗的偏見。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集·答<戲>周刊編者信》:“這回編者的對于主角 阿Q 所說的紹興話,取了這樣隨手胡調的態(tài)度,我看他的眼睛也是為俗塵所蔽的?!?/p>
李世民名句,謁并州大興國寺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