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權(quán)德輿《感寓》
殘雨倦欹枕,病中時序分。秋蟲與秋葉,一夜隔窗聞。
虛室對搖落,晤言無與群。冥心試觀化,世故如絲棼。
但看鳶戾天,豈見山出云。下里徒擊節(jié),朱弦秘南薰。
梧桐秀朝陽,上有威鳳文。終待九成奏,來儀瑞吾君。
注釋參考
殘雨
將止的雨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赤虹賦》:“殘雨蕭索,光煙艷爛。” 唐 盧綸 《與從弟同下第出關(guān)言別》詩:“孤村樹色昏殘雨,遠(yuǎn)寺鐘聲帶夕陽?!?宋 陸游 《枕上口占》:“殘雨墮檐時一滴,老鷄棲樹已三鳴。”
中時
(1).午時?!逗鬂h書·方術(shù)傳上·李南》:“明日中時應(yīng)有吉問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仙藥》:“﹝肉芝﹞五月五日中時取之,陰乾百日。”《陳書·儒林傳·沉洙》:“若其日有長短,分在中時前后?!?/p>
(2).不好也不壞的時機(jī)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大豆》:“春大豆次植穀之后,二月中旬為上時(一畝用子八升),三月上旬為中時(用子一斗),四月上旬為下時(用子一斗二升)?!?/p>
(3).古代以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時配木、火、金、水四行,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,名為“中央時”,簡稱“中時”。后因以泛指夏末。 唐 賈島 《送僧》詩:“中時山果熟,后夏竹陰繁?!眳㈤?清 王夫之 《禮記章句·月令·季夏》。
序分
佛教經(jīng)論,分序、正、流通三分。初為序分,述其經(jīng)發(fā)生因由,即緣起部分。 清 龔自珍 《正譯第七·總正歷代所譯一切經(jīng)》:“由是各經(jīng)流通分,各各自名經(jīng)中之王,序分各各造法會,各各名無量會,此文又三十倍其正文?!?/p>
權(quán)德輿名句,感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