壞垣糞壤得顏碣,榛丘棘坂求魏徵
出自宋代李廌《自山中歸至登封遂諷高宰令取峻極中院廚前石》:
吳砧已碎樂生論,京江昔沈瘞鶴銘。
半裁紫陽(yáng)立砆石,考擊化度求金籯。
乃知金石有厄會(huì),名碑舊疊長(zhǎng)安城。
頃年醴泉有賢令,政譽(yù)藹藹多流馨。
為憐文星足人杰,昔皆祔葬陪昭陵。
壞垣糞壤得顏碣,榛丘棘坂求魏徵。
史訛遂正沖遠(yuǎn)字,石闕再樹六駿形。
板圖列籍示過客,龜趺螭首羅齊廷。
后來謬令類俗子,輒去其籍人皆懲。
昔到般舟訪遺跡,季海寺記今雕零。
曉聞晨鐘呼僧粥,石聲嘹亮穿云清。
往觀乃是唐短碣,大窮索縛乘前楹。
字形崢嶸筆蕭散,遠(yuǎn)過名殿諸題經(jīng)。
勸僧拂拭置高壁,安知野僧不我聽。
十年再游尚如昔,擊拊刻劃將俱平。
急歸入城諷縣令,立使舁至無久停,此碑復(fù)立非我力,奇物久廢天須興。
注釋參考
糞壤
(1).穢土?!冻o·離騷》:“蘇糞壤以充幃兮,謂申椒其不芳?!?三國(guó) 魏 曹丕 《與吳質(zhì)書》:“追思昔游,猶在心目,而此諸子化為糞壤,可復(fù)道哉!” 唐 李朝威 《柳毅傳》:“如可,則俱在云霄;如不可,則皆夷糞壤?!?/p>
(2).指已死之人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公孫九娘》:“ 九娘 才貌無雙,舅倘不以糞壤致猜,兒當(dāng)請(qǐng)諸其母。”
(3).指拌有肥料的灰土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率性》:“深耕細(xì)鋤,厚加糞壤,勉致人功,以助地力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古松》詩(shī):“豈因糞壤栽培力,自得乾坤造化心?!?/p>
(4).指施肥。 元 王禎 《農(nóng)書》卷三:“田有良薄,土有肥磽,耕農(nóng)之事,糞壤為急。糞壤者,所以變薄田為良田,化磽土為肥土也?!?/p>
魏徵
魏徵(580-643) : 唐初政治家。字玄成,鉅鹿(今河北巨鹿西北)人,后移居相州內(nèi)黃(今河南內(nèi)黃西)。隋末參加瓦崗軍,后又被竇建德重用。入唐后成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,太宗即位后,被破格提拔為諫議大夫,參預(yù)朝廷大事。先后上諫二百多次,屢勸太宗以隋亡為鑒,“居安思危”。李廌名句,自山中歸至登封遂諷高宰令取峻極中院廚前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