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善珍《東湖行》:
湖埆埆,泥駮駮,千夫萬夫鉏剝剝。
菰蒲濛濛深復(fù)鑿,湖水渾黃車漉漉。
朝車暮鑿聲不已,土山矗矗黃埃里。
山成蕢土不知幾,上頭望見滄海水。
我疑神山外八萬里,山憑鰲戴無根蔕。
陽侯潛乘鰲力瘁,夜半負(fù)走倦復(fù)置。
鼓紞紞,湖邊市。
騮馬嘶,使君至。
使君一犒炙千牛,酒舁銀甕糟成丘。
工出農(nóng)隙財(cái)出州,民肥官瘠農(nóng)知不。
君不見淮水頭,田荒白骨無人收。
僧廬箕斂供防秋,健胡長戈舂爾喉。
使君告爾農(nóng),汝今一勞永不憂,汝今一勞永不憂。
注釋參考
菰蒲
(1).菰和蒲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從斤竹澗越嶺溪行》詩:“蘋萍泛沉深,菰蒲冒清淺?!?宋 張?jiān)?《念奴嬌》詞:“荷芰波生,菰蒲風(fēng)動(dòng),驚起魚龍戲?!?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二折:“向斷橋西下,疏剌剌秋水菰蒲,冷清清明月蘆花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<無題>詩》:“深宵沉醉起,無處覓菰蒲。”
(2).借指湖澤。 南唐 張泌 《洞庭阻風(fēng)》詩:“空江浩蕩景蕭然,盡日菰蒲泊釣船?!?明 孫蕡 《湖州樂》詩:“菰蒲浪深迷白紵,有時(shí)隔花聞笑語?!?清 金農(nóng) 《松陵雨泊》詩:“一夕菰蒲打蓬雨,聲聲引夢(mèng)入江湖。”
濛濛
1.迷茫貌?!对姟め亠L(fēng)·東山》“零雨其濛” 漢 鄭玄 箋:“歸又道遇雨,濛濛然?!?漢 嚴(yán)忌 《哀時(shí)命》:“霧露濛濛,其晨降兮。” 唐 吉師老 《鴛鴦》詩:“江島濛濛煙靄微,緑蕪深處刷毛衣?!?明 陳恭尹 《登祝融峰》詩:“濛濛在太古,乾坤猶未判?!?冰心 《最后的安息》:“對(duì)面山峰上,云氣濛濛,草色越發(fā)的青綠了?!?/p>
2.紛雜貌。 漢 枚乘 《梁王菟園賦》:“羽蓋繇起,被以紅沫,濛濛若雨委雪。” 唐 賈島 《送神邈法師》詩:“柳絮落濛濛, 西州 道路中?!?宋 晏殊 《踏莎行》詞之五:“春風(fēng)不解禁楊花,濛濛亂撲行人面。” 清 陳維崧 《點(diǎn)絳唇·和成容若韻》詞:“西風(fēng)惡,數(shù)聲城角,冷雁濛濛落。” 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黃鸝低鳴,飛絮濛濛。”
3.濃盛貌。 唐 張籍 《惜花》詩:“濛濛庭樹花,墜地?zé)o顏色?!?元 無名氏 《小尉遲》第一折:“愁云靄靄,殺氣濛濛。”
黃車
黃車使者的略稱。 黃人 《<小說林>發(fā)刊詞》:“《小説林》者, 滬上 黃車掌録之職志也。”《孽?;ā返谒幕兀骸白砗笤溨C,成黃車之掌録;麈餘咳吐,亦青瑣之軼聞?!?/p>
漉漉
(1).象聲詞。 漢 張仲景 《金匱要略·痰飲咳嗽病脈證》“痰飲”注:“痰飲者,水飲走腸間不瀉,水精留膈間不輸,得陽煎熬成痰,得陰凝聚為飲,凡所在處有聲,故在上則喉中有漉漉之聲,在下則腸間有瀝瀝之聲?!?明 何景明 《七述》:“馬則驊騮赤驥,紫燕青驪,漉漉師師,駪駪騤騤?!?/p>
(2).濕貌;流貌?!端貑枴く懻摗罚骸啊鹅`樞·逆順》論云:‘刺法曰,無刺熇熇之熱,無刺漉漉之汗?!?明 劉基 《走馬引》:“擲草中,血漉漉,追兵夜至深谷伏?!?/p>
(3).瑩潤貌。 唐 李賀 《月漉漉篇》:“月漉漉,波煙玉,莎青桂花繁,芙蓉別江木?!?/p>
釋善珍名句,東湖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泡泡森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