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薛逢《鄰相反行》:
東家有兒年十五,只向田園獨辛苦。
夜開溝水繞稻田,曉叱耕牛墾塉土。
西家有兒才弱齡,儀容清峭云鶴形。
涉書獵史無早暮,坐期朱紫如拾青。
東家西家兩相誚,西兒笑東東又笑。
西云養(yǎng)志與榮名,彼此相非不同調(diào)。
東家自云雖苦辛,躬耕早暮及所親。
男舂女爨二十載,堂上未為衰老人。
朝機暮織還充體,余者到兄還及弟。
春秋伏臘長在家,不許妻奴暫違禮。
爾今二十方讀書,十年取第三十余。
往來途路長離別,幾人便得升公車。
縱令得官身須老,銜恤終天向誰道?百年骨肉歸下泉,萬里枌榆長秋草。
我今躬耕奉所天,耘鋤刈獲當少年。
面上笑添今日喜,肩頭薪續(xù)廚中煙。
縱使此身頭雪白,又有兒孫還稼穡。
家藏一卷古孝經(jīng),世世相傳皆得力。
為報西家知不知,何須謾笑東家兒。
生前不得供甘滑,歿后揚名徒爾為。
注釋參考
縱令
縱令 (zònglìng) 即使——用在偏正復句的偏句,表示假設(shè)的讓步,即退一步提出某種情況 even if;though;even though 縱令失敗,我們也要繼續(xù)試驗官身
官身 (guānshēn) 舊指作官之人;有官職在身 officeholder 官身十年,克已奉公銜恤
(1).含哀;心懷憂傷?!对姟ば⊙拧まぽ罚骸盁o父何怙?無母何恃?出則銜恤,入則靡至?!?鄭玄 箋:“恤,憂也?!?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王肆侈於 漢 庭兮,卒銜恤而絶緒?!?唐 張說 《唐贈丹州刺史先府君碑》:“小子銜恤,非曰能文?!?/p>
(2).父母死后守喪。 晉 陸機 《<兄平原贈>詩序》:“余弱年夙孤,與弟 士龍 銜恤喪庭?!?宋 王安石 《將至丹陽寄表艮》詩:“三年銜恤空餘息,一日忘形得舊游。” 清 馮桂芬 《與李方赤太守書》:“丙午夏銜恤歸里,見之為之慨然?!?/p>
(3).蒙受冤屈。 清 惲敬 《上陳笠軌按察書》:“其有匹夫匹婦之銜恤者,可訴之縣。”
(4).關(guān)懷,顧恤。 清 方苞 《七思·三姊》詩:“嗟余兄弟常危疾,姊在視兮時銜恤?!?/p>
終天
(1).終身。一般用于死喪永別等不幸的時候。 晉 陶潛 《祭程氏妹文》:“如何一往,終天不返!” 唐 白居易 《病中哭金鑾子》詩:“莫言三里地,此別是終天!” 清 方文 《述哀》詩:“此恨抱終天,哀吟何時畢?!?/p>
(2).久遠。謂如天之久遠無窮。 晉 潘岳 《哀永逝文》:“今奈何兮一舉,邈終天兮不反?!?/p>
(3).整天。 茅盾 《陀螺》二:“中年的暮氣已經(jīng)鉆進了她的血液,所以皇皇然追求著補藥,終天不釋手地咬著奶油蘸餅干了?!?/p>
薛逢名句,鄰相反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