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全唐詩:卷316-23
送兄歸洛使謁嚴(yán)司空問答
問:《送兄歸洛使謁嚴(yán)司空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送兄歸洛使謁嚴(yán)司空的作者是武元衡
問:送兄歸洛使謁嚴(yán)司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送兄歸洛使謁嚴(yán)司空是唐代的作品
問:送兄歸洛使謁嚴(yán)司空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律
問:六歲蜀城守,千莖蓬鬢絲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六歲蜀城守,千莖蓬鬢絲 出自 唐代武元衡的《送兄歸洛使謁嚴(yán)司空》
問:六歲蜀城守,千莖蓬鬢絲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六歲蜀城守,千莖蓬鬢絲 的下一句是 憂心不自遣,骨肉又傷離。
問:出自武元衡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武元衡名句大全
- 東粵廟頹闌斜照綱昧絲,陳跡凄涼萬古悲。柘水尚鳴亡國怨,山松曾見受封時。碑因苔蝕無完字,城為田侵失舊基。當(dāng)日東甌知幾戰(zhàn),如今贏得一荒祠。
- 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掃白非黃精,輕身豈胡麻。怪君仁而壽,未覺生有涯。曾經(jīng)丹化米,親授棗如瓜。云蒸作霧楷,火滅噀雨巴。自此養(yǎng)鉛鼎,無窮走河車。至今許玉斧,猶事萼綠華。(君曾見永州何仙姑得藥餌之,人疑其以此壽也,故有丹化米、萼綠華之句,皆女仙事。)我本三生人,疇昔一念差。前生或草圣,習(xí)氣馀驚蛇。儒臞謝赤松,佛縛慚丹霞。時時一篇出,擾擾四座嘩。清詩得可驚,信美辭多夸?;剀嚾牍俑尉唠S貧家。萍齏與豆粥,亦可成咄嗟。
- 沁園春老先生獨(dú)以身免。賢者之不出如此。楊龜山層出,不合又去,未幾又出。靖康之變,以諫識大夫從駕入金營。賢者之出,竟如此。謹(jǐn)詳二先生出處之節(jié),求質(zhì)正于西山真先生,遂成此詞以呈人物渺然,蕙蘭椒艾,孰臭孰香。昔尹公和靖,與龜山老,雖同名節(jié),卻異行藏。尹在當(dāng)年,深居養(yǎng)道,親見兵戈興洛陽。楊雖出,又何畀于蔡,何救于章。公今為尹為楊。這一著須平心較量。正南洲潢弄,西淮鼎沸,延紳噤舌,舉國如狂。招鶴亭前,居然高臥,許大乾坤誰主張。公須起,要擎天一柱,支架明堂。
- 好女兒綠遍西池,梅子青時。盡無端、盡日東風(fēng)惡。更霏微細(xì)雨,惱人離恨,滿路春泥。應(yīng)是行云歸路,有閑淚、灑相思。想旗亭、望斷黃昏月,又依前誤子,紅箋香信,翠袖歡期。
- 巽上人以竹閑自采新茶見贈,酬之以詩芳叢翳湘竹,零露凝清華。復(fù)此雪山客,晨朝掇靈芽。蒸煙俯石瀨,咫尺凌丹崖。圓方麗奇色,圭璧無纖瑕。呼兒爨金鼎,馀馥延幽遐。滌慮發(fā)真照,還源蕩昏邪。猶同甘露飯,佛事薰毗耶。咄此蓬瀛侶,無乃貴流霞。
- 泛湖次柳洲二首凈舍乘閑一葦航,入門松竹獻(xiàn)清涼。倚欄澄碧龜魚樂,照眼荷花風(fēng)露香。
- 偈頌一百零二首枯木糝瑤花,虛庭封玉砌。少室謾安心。神光空折臂。不墮功勛一色邊,闌干誰共倚。
- 菩薩蠻(小詞)海棠欲謝綿飛柳。柳絲自拂行人首。上巳是清明。新煙帶粥餳。輕陰簾幕冷。閑卻秋千影。曲水興無涯。麗人花半遮。
- 還赴蜀中貽示京邑游好籞宿花初滿,章臺柳向飛。如何正此日,還望昔多違。悵別風(fēng)期阻,將乖云會稀。斂衽辭丹闕,懸旗陟翠微。野禽喧戍鼓,春草變征衣。回顧長安道,關(guān)山起夕霏。
- 寄懷二十首春今五日如京兆,風(fēng)雨更堪攜折之。我病不能如許事,飯余捫腹細(xì)哦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