畏義如畏刑,律己吾所師
出自宋代王炎《送游堯臣歸閩六首》:
攫金不見人,士以貪自欺。
玉壺有清冰,皎皎不受緇。
畏義如畏刑,律己吾所師。
一尉百僚底,三歲袖手歸。
鄙夫顙有泚,行李惟囊衣。
注釋參考
畏義
謂怕失道義?!抖Y記·表記》:“是故君子……卑己而尊人,小心而畏義,以求事君?!薄俄n詩外傳》卷四:“君子大心即敬天而道,小心即畏義而節(jié)。”《后漢書·朱穆傳》:“夫道者,以天下為一,在彼猶在己也。故行違於道則愧生於心,非畏義也?!?/p>
律己
[be strict with oneself;govern one's own conduct] 克制、把握自己
律己要嚴,對人要寬
詳細解釋約束自己;要求自己。 宋 岳珂 《愧郯錄·京師木工》:“先朝官吏,律己之廉,持論之厚,又於此乎見之。” 明 劉基 《官箴下》:“待人以寬,律己以勤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改造我們的學習》:“這種作風,拿了律己,則害了自己;拿了教人,則害了別人。”
王炎名句,送游堯臣歸閩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