間納履,見十二個粉蝶兒飛
出自元代趙巖《【中呂】喜春來過普天樂》:
琉璃殿暖香浮細(xì),翡翠簾深卷燕遲,夕陽芳草小亭西。
間納履,見十二個粉蝶兒飛。
一個戀花心,一個攙春意。
一個翩翻粉翅,一個亂點(diǎn)羅衣。
一個掠草飛,一個穿簾戲。
一個趕過楊花西園里睡,一個與游人步步相隨。
一個拍散晚煙,一個貪歡嫩蕊,那一個與祝英臺夢里為期。
。
注釋參考
納履
(1).穿鞋。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七·君子行》:“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正冠?!?明 方孝孺 《息耕亭記》:“彼晨而興,纓冠納履?!薄剁R花緣》第八三回:“所以 信陵君 為 侯生 執(zhí)轡, 張子房 為 圯上老人 納履,后來興王定霸,做出許多事業(yè)?!?/p>
(2).借指辭別。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屨舄履考》:“古人舄、屨、履至階必脫,唯著韤而入…… 漢 賜劍履上殿,是不賜則不敢著履上殿明矣。諫不行則納履而去。納,結(jié)也。” 明 張居正 《答浙江吳巡撫書》:“未有勛庸以報(bào)知遇,即納履而去,忠義之士,固如是乎?”
十二個
長詩。蘇聯(lián)勃洛克作于1918年。仿照十二使徒尋找耶穌基督的故事,寫十二個赤衛(wèi)軍戰(zhàn)士在十月革命后的風(fēng)雪之夜巡視彼得格勒的大街。那些舊制度的維護(hù)者資本家、雄辯士、神父、貴婦人在黑暗中咒罵革命。而代表新世界的十二個戰(zhàn)士則英勇剛強(qiáng),堅(jiān)定地向前邁進(jìn)。粉蝶兒
(1).詞牌名。雙調(diào),七十二字,仄韻。
(2).曲牌名。南北曲均有,屬中呂宮,但北曲中較為常見。南曲例見 明 高明 《琵琶記》第二十六出,北曲例見 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二折。
趙巖名句,【中呂】喜春來過普天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