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嬋娟:本意指女子容貌姿態(tài)的美好,此處借指月光柔曼秀美。有時即以“嬋娟”代指月亮,蘇軾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中有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之句。
中秋:本為農(nóng)歷八月十五日,此處擴(kuò)展其意指八月十八日。
皓魄:皎潔的月亮。魄通霸,是月始生或?qū)鐣r的微光,此處代指月亮或月光。
八月十五夜玩月問答
問:《八月十五夜玩月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八月十五夜玩月的作者是棲白
問:八月十五夜玩月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八月十五夜玩月是唐代的作品
問:八月十五夜玩月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律
問:尋常三五夜,不是不嬋娟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尋常三五夜,不是不嬋娟 出自 唐代棲白的《八月十五夜玩月》
問:尋常三五夜,不是不嬋娟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尋常三五夜,不是不嬋娟 的下一句是 及至中秋滿,還勝別夜圓。
問:出自棲白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棲白名句大全
八月十五夜玩月賞析
玩月指在月下賞玩,即賞月。棲白這首賞月詩寫得很是凝煉,文字通俗平易,韻調(diào)優(yōu)曼柔和,把八月十五之夜的月景細(xì)膩而生動地描繪出來,猶如一幅神采飄逸的寫意畫。同時,詩中也抒發(fā)了作者對日月常存,人生易逝這種自然規(guī)律的深沉感嘆。
- 過來賢閣有感面熟前山小髻螺,彩衣竹馬舊經(jīng)過?;仡^四十年中事,清淚空如白發(fā)多。
- 送別湖南部曲青衫匹馬萬人呼,幕府當(dāng)年急急符。愧我明珠成薏苡。負(fù)君赤手縛于菟。觀書到老眼如鏡,論事驚人膽滿軀。萬里云霄送君去,不妨風(fēng)雨破吾廬。
- 放舟戲書放纜山溪一葉輕,樹頭半落半猶青。竹問飛下雙鸂鶒,天作人間小畫屏。
- 踏莎行 芳塵春跡 復(fù)古詩集五金谷游情,消磨不盡。軟紅香里雙鴛印。蘭膏步滑翠生痕,金蓮脫落凌波影。蝶徑遺蹤,雁沙凝潤。為誰留下東風(fēng)恨。玉兒飛化夢中云,青萍
- 丑奴兒晚步芳塘新霽后。春意潛來,迤邐通窗牖。午睡漸多濃似酒。韶華已入東君手。嫩綠輕黃成染透。燭下工夫,泄漏章臺秀。擬插芳條須滿首。管交風(fēng)味還勝舊。
- 挽別大參二首早年公已阿戎知,幾與征西履屐隨。百六椽間無足紀(jì),二三子側(cè)每相思。重來荊渚平生若,寧復(fù)苕溪一見之。哀此哲人今已矣,詩兮豈但哭吾私。
- 送林德輔粹三山匹雛力薄難軒輊,一鶚能高易挽推。屢見袞衣聞吉語,安知夾袋偶遺才。易云極困將亨矣,諺說平分有是哉。若餞古公煩問訊,蚤開翹館筑金臺。
- 將歸二首為客不滿歲,還家見兩孫。遙知臨竹戶,相對引瓢樽。老罷那嫌瘦,心寬尚喜存。風(fēng)波隨處有,何幸免驚奔。
- 縱筆二首發(fā)似秋霜身槁枝,相逢驚怪此翁誰。能啖范丈齏鹽日,曾識荊公疥癬時。不待姓名尊德齒,要知戒臘□須眉。融修漢士中翹楚,商略總堪大小兒。
- 將使契丹九日對酒懷子瞻兄并示坐中黃華已向初旬見,白酒相攜九日嘗。萸少一枝心自覺,春同斗粟味終長。蘭生庭下香時起,玉在人前坐亦涼。千里使胡須百日,暫將中子治書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