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巒帶城堞,變滅眩所睹
出自宋代陳造《大雪復(fù)用前韻呈王尚書》:
密雪何自來,雨襧云其祖。
史臣紀(jì)上瑞,外此可無語。
帝豈為詩設(shè),偏為詩人取。
梁園謝家庭,麗句傳今古。
玄冥老更事,厥職甚修舉。
屬者甫見白,今者復(fù)接武。
賦形想像殊,玉田瓊作圃。
定知懷璧人,蹍足不向楚。
天孫事遨嬉,開關(guān)叱九虎。
剪冰幾何時(shí),下土均付與。
群仙燕青冥,酒所未徹俎。
狂撼白榆花,笑看風(fēng)處舞。
林巒帶城堞,變滅眩所睹。
安得鶴背游,一覽了九宇。
頗煩孟光請(qǐng),杯覆詩不吐。
海圖折曲折,兒女粗紉補(bǔ)。
明年麥秋好,落磨收鵝羽。
盍賡屢豐謠,少慰田家苦。
嘉應(yīng)自丘禱,不待書閔雨。
飽飯對(duì)翻飛,此惠仍地主。
注釋參考
林巒
(1).樹林與峰巒。泛指山林。 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望林巒而有失,顧草木而如喪?!?唐 王昌齡 《山行入涇州》詩:“林巒信回惑,白日落何處?!?宋 朱熹 《休庵》詩:“別嶺有精廬,林巒亦幽絶?!?明 皇甫沖 《維摩寺雨坐》詩:“林巒忽不見,但聞山澗響?!?清 汪懋麟 《送勞書升之任黔中》詩:“風(fēng)景憐殊俗,林巒想故關(guān)?!?/p>
(2).指隱居的地方。 唐 李白 《贈(zèng)參寥子》詩:“長揖不受官,拂衣歸林巒?!?/p>
城堞
(1).城上的矮墻。 漢 賈誼 《新書·春秋》:“及 翟 伐 衛(wèi) ,寇挾城堞矣?!?唐 元稹 《欲曙》詩:“片月低城堞,稀星轉(zhuǎn)角樓?!?清 魏源 《城守篇·守備上》:“城堞亦名城垜,以躲身為義也。不能躲身則如勿堞。堞不宜太高,高則擲石無力;堞口不宜太狹,狹則礙於擊賊?!?/p>
(2).泛指城墻。 唐 白居易 《大水》詩:“ 潯陽 郊郭間,大水歲一至。閭閻半漂蕩,城堞多傾墜?!?宋 蘇舜欽 《詣匭疏》:“聞 河?xùn)| 地大震裂,涌水,壞屋廬城堞?!?康有為 《過昌平城望居庸關(guān)》詩:“城堞逶迤萬柳紅,西山岧嵽霽明虹?!?/p>
變滅
變化幻滅。 宋 蘇軾 《答廖明略書》之一:“老朽欲屏歸田里,猶或得見,蜂蟻之微,尋以變滅,終不足道?!?明 方孝孺 《贈(zèng)鄭顯則序》:“至於鬼燐之變滅,不可以理推其跡,雖似乎奇而其為明也微矣?!?龐樹柏 《木瀆寓樓晚眺》詩:“乃知天地間,變滅無定理?!?/p>
陳造名句,大雪復(fù)用前韻呈王尚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