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風(fēng)頗欲霜,縫補闕袍領(lǐng)
出自宋代方回《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》:
士本不畏貧,所畏迫老境。
百憂無一樂,可醉不可醒。
寒風(fēng)頗欲霜,縫補闕袍領(lǐng)。
酒膽一何大,和陶效坡潁。
注釋參考
寒風(fēng)
寒風(fēng) (hánfēng) 寒冷的北風(fēng) cold wind 寒風(fēng)刺骨補闕
(1).匡補君王的缺失?!蹲髠鳌は骞辍罚骸胺仓T侯即位,小國朝之,大國聘焉,以繼好、結(jié)信、謀事、補闕,禮之大者也?!?杜預(yù) 注:“闕,猶過也?!薄逗鬂h書·胡廣傳》:“達練事體,明解朝章。雖無謇直之風(fēng),屢有補闕之益?!薄睹魇贰O磐傳》:“請定建言者為四等:最上,不避患害,抗彈權(quán)貴者;其次,揚清激濁,能補闕拾遺?!?清 朱克敬 《瞑庵雜識》卷一:“且使外廷共見共聞,則懷忠抱義之士,於朝廷之得失,皆得以補闕拾遺,隨時論捄?!?/p>
(2).引申為彌補缺漏。 吳格 《<詩三家義集疏>點校說明》:“搜殘補闕,網(wǎng)羅遺佚,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備之三家《詩》讀本?!?/p>
(3).官名。 唐 武后 垂拱 元年始置,有左右之分。左補闕屬門下省,右補闕屬中書省,掌供奉諷諫。 北宋 時改為司諫。 南宋 及 元 明 重又設(shè)置,均隨設(shè)隨罷。《新唐書·儀衛(wèi)志》:“左補闕一人在左,右補闕一人在右?!?宋 洪邁 《容齋四筆·官稱別名》:“ 唐 人好以它名標(biāo)榜官稱……監(jiān)察為合口椒,諫議為大坡、大諫,補闕(今司諫)為中諫,又曰補袞?!?/p>
袍領(lǐng)
袍子的領(lǐng)口?!侗笔贰R紀(jì)上·高祖神武帝》:“ 昂 先聞其兄死,以矟刺柱,伏壯士執(zhí) 紹業(yè) 於路,得勑書於袍領(lǐng),遂來奔。” 元 李孝光 《送達兼善典僉》詩:“繡鞍大馬來如煙,學(xué)士翠雕袍領(lǐng)妍?!?/p>
方回名句,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