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胡仲弓《念昔游四首》:
昔游半山寺,木落山欲童。
秋高嵐氣旺,曉日出曈曨。
杖藜破莽蒼,舉步生清風。
登堂發(fā)一笑,絕倒臨川公。
舊像人所祠,新法人所攻。
空使百年后,直筆誅奸雄。
不知老瞿曇,衲被和頭蒙。
是非不到耳,靜坐檐蔔叢。
自吹無空笛,圣處時一中。
我亦有發(fā)僧,誤踏京塵紅。
來此欲安禪,懶性學虛空。
入門被師喝,歸去成匆匆。
注釋參考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瞿曇
(1). 釋迦牟尼 的姓。一譯 喬答摩 (Gautama)。亦作佛的代稱。 宋 陸游 《苦貧》詩:“此窮正坐清狂爾,莫向 瞿曇 問宿因。”《遼史·禮志六》:“ 悉達太子 者,西域 凈梵王 子,姓 瞿曇 氏,名 釋迦牟尼 。以其覺性,稱之曰‘佛’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覓魂》:“這花呵,不學他 瞿曇 對 迦葉 糊涂笑捻,謾勞他諸天女訪 維摩 撒漫飛旋。” 魯迅 《三閑集·柔石作<二月>小引》:“但是, 瞿曇 ( 釋迦牟尼 )從夜半醒來,目睹宮女們睡態(tài)之丑,于是慨然出家?!?/p>
(2).借指和尚。 明 張煌言 《過仙洞訪石田出荔枝為供》詩:“君自瞿曇我自客,相逢疑是 嶺 南時。” 清 方文 《水月庵同盛伯含宿兼呈退谷師》詩:“湖上相逢如夢寐,風前一笑兩瞿曇。”
衲被
(1).補綴過的被子。 宋 蘇轍 《上元雪》詩:“衲被蒙頭真老病,紗籠照佛本無心?!?宋 薛季宣 《二同舍賦鄂城篇》:“歸歟衲被蓋頭臥,何妨沸鼎游如魚?!?/p>
(2). 宋 楊億 寫作時,喜以紙片摘錄故事,而后綴緝成文,謂之“衲被”。 宋 無名氏 《西軒客談》:“ 宋 楊大年 為文用故事,使子姪檢討出處,用片紙録之,文成而后綴拾,人謂之衲被?!眳㈤?宋 俞文豹 《吹劍三錄》。
和頭
棺材首尾兩端部分。亦專指前端部分。 清 翟灝 《通俗編·器用》:“今人稱棺前后曰和頭?!?/p>
胡仲弓名句,念昔游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H1Z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