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學淵源出義方,緒余猶作漢文章
出自宋代曾豐《增城丞嘉禾張元輔才過郡輒去未及款曲已而同》:
易學淵源出義方,緒余猶作漢文章。
名高未急蓬萊島,心遠寧專雁鶩行。
紙尾固無勛可策,松間殊有味難忘。
諸公論薦休聞早,且候珠璣滿一囊。
注釋參考
淵源
淵源 (yuānyuán) 源流,本原 source;origin 測其淵源,覽其清濁,未有厲俗獨行若寧者也?!度龂尽す軐巶鳌?事物淵源義方
行事應該遵守的規(guī)范和道理?!兑葜軙す偃恕罚骸笆∑渚犹?,觀其義方。”《左傳·隱公三年》:“ 石碏 諫曰:‘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,弗納於邪?!焙笠蚨嘀附套拥恼?,或曰家教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崇教》:“愛子欲教之義方,雕琢切磋,弗納於邪偽?!?宋 岳飛 《辭男云特轉恩命札子》:“臣男 云 始就義方,尚存乳臭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九五回:“ 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,萬事都秉命而行,教子也極有義方。”
緒余
(1).抽絲后留在蠶繭上的殘絲。借指事物之殘余或主體之外所剩余者。《莊子·讓王》:“道之真以治身,其緒餘以為國家,其土苴以治天下?!?陸德明 釋文:“ 司馬 、 李 云:緒者,殘也,謂殘餘也。” 宋 洪邁 《夷堅丙志·河北道士》:“門人數(shù)十,皆得其緒餘?!?明 劉元卿 《賢奕編·仙釋》:“羽人方士,借其名以自重,而實不能知其説,于是就佛經(jīng)腳根下竊其緒餘,作諸經(jīng)懺。” 郭沫若 《我的童年》第三篇四:“這是些藝術,門外的人只憑著耳食的緒余是不能夠形容盡致也?!?/p>
(2).后代?!读簳ね趿羵鳌罚骸吧袝筘┏?范縝 ,衣冠緒餘?!薄侗饼R書·段孝言傳》:“ 孝言 本以勛戚緒餘,致位通顯,至此便驕奢放逸,無所畏憚?!薄吨軙の涞奂o下》:“ 狐 趙 緒餘,降成皁隸?!?/p>
文章
文章 (wénzhāng) 原指文辭,現(xiàn)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article;essay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? 泛指著作 literary works;writings 為文章?!啤?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 每為文章。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hidden meaning 話里有文章 事情;程序 thing;program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曾豐名句,增城丞嘉禾張元輔才過郡輒去未及款曲已而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